
『根據《台北縣誌》的記載,由於在清領時代初期的時候,這地方的村落住了9戶人家,每當外出到市集購物時都是每樣要「九份」,到了後來九份就成了這村落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 by Wikipedia ~
@
九份這個地方以及附近的景點,已經太過熱門。於是,放一張基本上不會有人會用在blog上的照片,以玆紀念。(出自太子賓館)
第N次去九份?
上一次去九份,應該是跟國小實驗班的同學們一起去的。印象中是大學時候的事,但也有可能其實那次出遊時間是在畢業之後。想不起來了,總之。年紀大了,記憶力就開始衰退,只記得有個在金瓜石礦坑坑道口張望著、覺得不能進去看看真可惜的模糊印象。不過,這次倒是沒到坑道口探頭探腦就是了。
九份或許是個以懷舊取勝的風景區,我或許也是個懷舊的人,但這次,懷舊不是我去九份的原因,懷新—或者說懷心—才是。同事難得開口邀約,第一次非制式員工旅遊外的私下出遊(雖然好像也沒有那麼「私下」…)。不去,愧對情誼嘛。
於是,昨天在九份、金瓜石與基隆,玩了一整天。
#
一行人八點半在台北火車站八號出口附近的誠品門口集合後,搭火車前往瑞芳。接近十點鐘左右抵達瑞芳火車站,然後在站內買了110元的金九一日遊覽券,換搭公車前往九份。
十點半,進入九份老街。開始吃吃喝喝的行程。
至少,本來是這樣打算的。
倒也不是說我們沒有吃喝到什麼東西。一開始,因為好幾個人沒吃早餐的緣故,先在「九份傳統魚丸」這家店坐下來,喝了魚丸湯、吃了乾麵、吞了兩盤小菜,然後繼續往前進。不過途經一家漆畫店時,某位同事受到一幅畫作強力的感召,於是駐足不前、猶豫不決。結果,我們光在這家店就耗了一個小時。
我個人的原則是:第一,只要不是花我的錢;第二,只要不是太誇張的價碼;第三,只要不是拿來傷害他人的東西—女人想買什麼東西的時候,最好就讓她們買。雖然說我對漆畫沒什麼興趣,也不覺得那幅畫怎麼吸引人,也還是一聲不吭地讓同事慢慢的考慮。(其實大概在入店五分鐘左右,我就看岀她九成會買下那幅畫,我想老闆一定也看得出來。剩下的五十五分鐘,只是讓主顧兩人合作享受著殘殺我同事殘餘抵抗能力的快感罷了。)
當然,最後同事果然買了,花了四千多塊錢。
也許,大老遠跑到九份買漆畫,也是種不錯的觀光方式?或許觀光局可以考慮倡導一下這種特別的遊覽。某方面來說,比起只是吃吃喝喝的旅遊,欣賞藝術品(即使看不懂)、購買難得的手工藝品(即使沒那麼難得),感覺上,好像比較有深度一點。
接下來的行程跟其他觀光客一樣,行禮如儀地在九份國小旁的店家吃過芋圓後,又花了一個小時才走回九份老街的入口處,繼續往金瓜石前進。
#
下午一點四十五分左右,公車在「黃金博物園區」停車。其實在這邊我們只參觀了三個景點:環境館、太子賓館跟黃金神社。環境館,就只是介紹金瓜石地區的地理環境,以及一些礦物學地質學的知識;太子賓館,就是剩下日式建築的空殼子、還有搬光家具之後看起來每個房間都一樣的鬼屋;至於黃金神社,這個其實是祭拜山神的神社,也只剩下幾根石柱佇立山頭,乾脆叫做「黃金廢墟」,也許還比較能吸引觀光客。
要說無聊,也真是無聊。只有同事的搞笑跟狂熱的拍照慾望,讓我覺得真是不虛此行。
有些笑話、有些看似白痴的行徑、有些莫名其妙的心有靈犀,只會出現在這種窮極無聊的景點參觀之中吧?
人有空的時候,果然還是應該多出遊的。而且,不要一個人。
逛了黃金博物園區一圈之後,下個目的地本來是「黃金瀑布」的。黃金瀑布,基本上就是由於流水中高含量的金屬礦物質被帶出地底、直接接觸空氣氧化之後造成的特殊裸岩,形成與眾不同的色調。大概是因為在Yellow Stone看過規模數十倍的類似景觀,所以當公車停在那個景點、大家還在錯愕著要不要趕緊下車拍照時,我一點催促的慾望都沒有。結果就這樣,車門關上,一路開到水湳洞去。
水湳洞這個停車點,基本上也只能「遙望」所謂的「十三層遺址」(遠遠看起來頗壯觀,不過這個其實是掏金的浮選礦場,應該也是無法入內參觀的)。偌大的停車場,好像只是讓團體遊覽的遊覽車轉運觀光客—順便讓他們上廁所—的地點。在寒風中看著上不去的十三層遺址、還要跨過大馬路才能接近的海岸,最後我們還是決定直接往下一個預定的目的地—基隆廟口夜市—前進。
(說到這裡,我不得不提一下826公車的一個小問題:有個似乎專跑黃金博物園區到水湳洞這段路的一個22歲年輕小夥子,開的車子實在有夠衝。山路的九彎十八拐已經夠讓乘車者難過的了,他小子居然還把偌大的公車當成賽車甩尾競賽似的,在崎嶇的彎路上狂飆。好死不死,我們居然下山跟上山都遇到他……)
#
走了一整天,本來已經差不多累垮了的我們,拜塞車之賜,在從黃金博物園區轉車回瑞芳的半小時中,睡了大概半個鐘頭。下車時大家都已經恢復精神,準備再戰基隆。不過考慮到火車沒有辦法從瑞芳直達基隆,所以我們決定包計程車前往廟口。
問題在於:我們總共是五個人,照規矩來說一輛車是不能搭載超過四名乘客的。不過經過協商之後,有一個好膽的司機開口說,只要300塊錢,他就負責把我們載到基隆去—被警察抓到算他的。我們立刻就開心地上了車—而且也在15分鐘後,平安的抵達基隆。
廟口無論何時都是那麼多人,不過還好比九份老街中午的人潮少一點(否則我面對擁擠的人群,會變得一點胃口也沒有)。當晚在廟口的晚餐是蚵仔煎、天婦羅、螃蟹羹以及泡泡冰,這樣加起來總共160元。解決晚餐之後,回頭準備搭火車回家。原本計畫要搭長庚醫院的接駁車直接回到住家附近的,結果我發現自己根本就想不起來要在哪裡搭車,最後還是乖乖地跟同事一起搭火車回台北車站、再轉乘捷運回家。
八點四十五分,帶著兩盒綜合芋圓,返抵家門。
@
回家後翻了一下皮夾,計算了一下今天的花費,大約用掉五百元左右。以一個不知道算不算好玩、但是相當愉快的出遊來說,這個價碼,很划算,相當。扣掉漆畫跟照相以外,硬要說有什麼我覺得哪裡不滿意的地方的話,大概是某個朋友說過的,「奇數人的出遊」吧?
話說回來,如果是六個人的話,就不能只包一輛計程車了吧?
我看我只是愛挑剔而已。
又一次流水帳,報告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