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的目的並不在於教育群眾,而在於譁眾取寵。」
~James Gordon Bennett,《紐約先驅報》創辦人~
「道德,可能僅僅在於有勇氣作出抉擇。」
~Leon Blum,法國政治家及作家~
@
要不是其他的新聞管道報導的沸沸湯湯,我還真不知道蘋果日報推出了「動新聞」這件事。到底這個「動新聞」報導了些什麼呢?看了一下其他報紙轉載的點閱排行標題,包括像是「酒後3P」、「獸父姦女」、「與女經理偷情」以及「性感爆彈」等等,一看就知道都是些「動起來」應該很引人注目的東西。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會去點閱這些東西的,可能以男性居多吧?男人對於諸如此類的淫靡及變態性的作為,總是有女人大概很難想像的衝動性愛好。不過話說回來,既然都是透過網路,對於以上這些標題所包含的內容大有興趣的男性同胞,應該可以找到畫質更好—呃…更為「真實」的「資訊來源」吧?
還是,也許「動新聞」的動畫,比我想像的還要更精緻、更吸引人?
我就是搞不懂這種新聞到底哪裡比較吸引人。
#
另一個讓我覺得有趣的是政府的反應:一開始,各級政府都說「無法可管」,結果在朝野議員強力批評、輿論沸騰的情況下,短短一天之內居然就馬上找到各種適用的法條。這讓人不得不覺得,政府機關要嘛就是反應遲緩、職能怠惰,要嘛就是官字兩個口怎麼說都是他們有理,只要願意都可以找出法條套在誰身上。
目前看來,政府會採用的相關法條,包括了《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兒童及少年福利法》及《電信法》,主要都在於確保孩童不會接收到不當的暴力色情畫面、並禁止散播妨害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之資訊。
不過就像所有規範言論自由程度的法律一樣—到底什麼可以說,什麼不能說?什麼情況下「大眾有獲得資訊的絕對權利」,什麼資訊又會「妨礙社會秩序、影響善良風俗」呢?到底又為什麼、又由誰來決定這些界線應該在哪裡?
舉個也許有點偏頗的例子—中國的黃琦不才因為暴露汶川大地震豆腐渣工程,結果反而被以「非法持有國家機密罪」而判刑嗎?
我的意思是:任何對於新聞報導的管束,都是兩面刃。
#
主觀的說,我不喜歡「壹傳媒」對於許多新聞的處理方式。不對,不只是不喜歡,甚至是反感,比憤怒低一點、比噁心多一些。所以我從來不看蘋果日報、也不會去翻閱壹週刊。也許其在「資訊的正確性」上與其他媒體並無不同,但他們選擇的描述方式,卻是我怎麼樣都無法忍受的。
對,我會去看A片,對,我會去讀情色文學,對,我也會看充滿暴力血腥的影片—但我一點都不想看到真實世界的報導,用A片情色文學或暴力血腥影片的方式來呈現。為什麼呢?是因為我比較膽小嗎?除了透過明知道是虛假的人工製品來滿足隱藏在道德假面下、偶爾發作的低級欲望外,不敢睜大眼睛面對真實世界的殘酷?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台灣還真是充滿了比我勇敢千百倍的人—更別提那些勇於把這些真實、用「真實」的方式搬上傳播媒體的新聞從業人員了。
喵的,我才不相信咧。
#
說到真實。
在赤壁大戰前、面對曹操大軍壓境時,孫權的智囊團紛紛勸降,只有魯肅私下告訴孫權:誰都可以投降,只有主公不行—因為其他人投降了還可以繼續做官享福,但曹操可容不下孫權。孫權聽畢大嘆:「只有你瞭解我!」可是,孫權是打著「我投降可一點好處都沒有」的旗子跟曹操對抗的嘛?當然不是哪。
我其實不太清楚黎智英先生是抱著什麼樣的精神,才選擇以這種方式來辦報做媒體。當然,他對於他為何如此做說了不少。不過就像孫權的例子一樣,言語之下的真實才是真實。
除非某人像我一樣,只會寫寫字、打打嘴砲,放完屁之後不負半點責任。
但是,話說回來,事實是蘋果日報賣得翻天、壹週刊往往被翻得最爛、甫上線的動新聞也讓許多人趨之若騖。在我不知道(也無法得知)眾多閱聽大眾的真實心聲的情況下,看來唯一扎實而顛簸不破的就是「大家很喜歡看」—至少是「很想看」—這件事。
既然如此,那我又有什麼好抱怨的?
#
也許,我該探究的是:這樣的報導跟這樣的傳播方式,是不是真的會扭曲我們的心靈?是不是真的會讓犯罪率提昇?還是這一切只是令我個人感到不快、但在實質上卻對大眾毫無統計學上的負面影響的主觀偏頗?
應該要有個人做個研究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