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因為洽逢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週年國慶,結果「暫時」被禁的這本書,反而因此獲得了難得的宣傳效果—就像世界上不管在哪個國度一樣:越是被政府禁止的書,大家越想看。
說起來要不是這樣,我大概也不會特別去讀這本書。
依舊,年底,在時報悅讀網累積的點數必須用完,結果為了消費掉那些點數並且把換取的獎品拿到,不得不花錢另外買一本書。想想雖然龍應台的書自己是一本也沒讀過,不過猜想老媽大概會想要看看(因為家裡有另外幾本老媽買的她的舊作)。於是,就買了這本「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
大概是上次去PageOne的時候,曾經順手拿起這本書翻過;也因為之前報導的沸沸揚揚,對這本書的內容也大概有所概念。所以,在自己「將會讀到什麼」這點上,沒有太多的期待。再者,關於那個年代的那些事件,多少也在其他的書籍、從其他的資訊來源中,有或深或淺的知識性概念。這,實在不是一本應該會多麼震撼人心、驚天動地的書。
話雖如此,畢竟那是1949年。即使已經看過無數次類似的故事,每次重新讀那些在巨大的命運潮流中不由自主的悲慘故事,仍舊撼動人心。戰爭的殘酷、流離失所的痛苦、命運的捉弄…這些的這些,畢竟都不是我們身處於和平年代的人能夠—也不想—體會的。但就像作者在書中像是要寫給她那在德國長大接受教育的孩子一樣的,這些都是不該被輕易遺忘、簡單忽略的真實。
無論誰寫過類似的東西多少次、無論這個世界上已經存在多少雷同的書本,對龍應台而言,或許這是一本她不得不寫的書吧。
還有那些,不得不說的故事。
#
作者在書末寫到,那個年代的那些故事,或許得要用150萬字才能寫得比較完整,但她卻只能寫出15萬字。但若你是一個對那個年代除了教科書上、課堂裡面、老師口中,制式單純的歷史進展以外沒什麼概念的人,這仍舊不失為一本可以讓未曾經歷該時代的人,膚淺地體會一下戰亂的痛苦的入門書籍。
我唯一比較想挑剔些小毛病的,大概就是其中一些名詞缺乏立刻的解釋說明。作者雖然已經盡量把現在一般人可能無法理解的詞彙加註說明,不過難免還是漏掉一些我覺得應該要解釋的部份。
舉例來說,當提到飢荒的時候,通常大家都聽過吃草根、剝樹皮,到最後人吃人的慘況。如果這還不夠慘,那吃石塊怎麼樣?不過大概比較少人知道(或注意到)作者提到飢民吃「觀音石」是什麼意思,應該也很難想像怎麼會吃石頭。
「觀音石」這東西產於黃河中游兩岸地區,不過它比較像是黏土。一旦用水煮沸之後,就會溶化成漿糊狀,所以吃下去可以暫時壓制飢餓感。不過,當然,石頭畢竟是石頭,吞下去之後不久它就會在腸胃中重新凝固還原,致人於死。
順道一提,「餓到只能吃石頭」並非1949年前後特有的情況。1627年北中國發生蝗災和旱災時,陝西地方官員的報告中就提到延安地區的人民在草根樹皮吃盡之後,就只好挖「觀音石」來吃。三百年後,人民還是在吃石頭。
也許,作者在書寫那樣的悲慘時,已經再沒有多餘的心力來多加解釋了吧?畢竟,人吃人已經足以讓這個時代常常丟棄吃不完的飯菜的人驚恐了,又何必提醒我們「吃人還是吃肉,他們連人都沒得吃,只能吃石頭」呢?
#
我出生前30年、距今60年的那個年代,雖然大部分的當事人都垂老已矣,但那其實並不能算是太遙遠的過去。彷彿,把手伸長一點,就能夠碰到的那個傷痂,還在某個你我認識的人身上,隱隱作痛著。那又像是遺傳性的疾病般地,在我們的父母—甚至我們的身上—生成了某種變異。
在你我都不自覺的情況下,我們持續被一甲子前的衝擊,拍打推動著未來的人生…。
我比較好奇的是:不知道大陸的讀者讀過這本書之後,會有什麼樣的心得跟感想?他們會變得比較能夠認同台灣地位的處境、比較瞭解台灣人民的想法與心聲、變得比較可以相互體諒彼此的為難之處嗎?
@
一天之內看完了這本「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為的是馬上想要接著閱讀的村上春樹的新作「1Q84」。昨天中午過後去7-11拿到書之後,就盡量抽空利用準備考試以外的時間讀起這套小說。雖然聽說第三部會在明年夏天上市(不過要有中譯本大概又是明年底了),不過應該還是會在讀完手上這兩部之後,先來寫個心得吧。
至少,目前為止,我覺得「1Q84」比前兩部長篇「黑夜之後」跟「海邊的卡夫卡」要好看。至於到底有沒有一個月破兩百萬本(台灣首刷居然也有20萬本)的價值…看完之後再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