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超過一個月,終於有時間重新動筆。
其實,很難寫。老套的用詞就是「說來話長」。當然是可以不說的、可以選擇不說的,裝作這個月很不幸的因為電腦病毒之類的意外,造成資料損毀而無力重寫。不過既然自己這個月的日記都寫的零零落落,再不留下某些膚淺的紀錄的話,記憶,很快就會一去不復返。
所以,無論如何,還是花點時間寫寫吧。
#
話說從頭,自己意外的、莫名其妙的錄取了新光的「PRO專案小組」。因為自己當初報名的是「組訓專員」的職缺,不過最後一次面試當天晚上,人事部門馬上就打電話告訴我已經被錄取了。但是—長官看過我的資料之後,希望我能夠轉到「PRO專案小組」(以後簡稱PRO)去。糊裡糊塗地,就被可能比較高的薪資、看似比較有發展前景的說辭給打動,點頭答應。
之所以覺得自己被趕鴨子上架,主要是因為人事部門通知錄取的隔天,PRO為期一個月的集訓就要報到了。但是,什麼都還沒準備的我,根本不可能在十二個小時之後加入集訓。好說歹說討到了三天的緩衝時間後,匆忙地把可能會用到的東西準備好,入住新光士林教育會館,展開一個月沒有週末、暗無天日的集訓。
#
出發前在網路上稍微查了一下關於PRO的報導與資料。這個號稱吳東進「御林軍」的專案小組,課程的安排的確很像當初設計者被董事會質疑的,比較像是「牛郎訓練班」。由於新光金控畢竟還是以人壽為主體,大部分正規的課程都還是集中在保險商品的介紹與了解、行銷技巧的訓練等等之上。不過其他七成的時間則雜七雜八的,什麼都有。我拿課表稍微分類了一下,大致如下:
運動:早上六點半固定的晨泳或跑步,中間穿插太極拳、氣功跟水中有氧;晚上六點半到八點半。則有排到幾次網球跟高爾夫。
講座:請來各種領域的人士,提供不同主題跟面向的講談。像是前成大醫院的黃崑巖院長談醫學倫理、台大的教授(忘了名字…)談地球暖化、馮寄台大使談國際禮儀跟外交趣聞、星星王子談算命等等…。當然,還有新光金控下面各個子公司,諸如證券、投信等等的總經理,來讓我們了解他們的業務跟該領域的狀況。
參訪:新光人壽全台灣主要的駐區都跑過一趟,先去花東、再到西部。一個月內兩次出訪台北以外地區後,除了台東屏東跟南投沒去過以外,每個縣市都跑過了(至少路過)。花東地區住的是新光的兆豐休閒農場,西部則在嚴長壽的Hotel One住上一晚。此外也去了新光旗下不屬於金控體系的醫院、瓦斯、保全等等單位參訪,同時也了解一下他們的業務。
報告:這個比較像是訓練團隊合作跟簡報技巧之類的課程。簡單來說,丟一些正常或者不正常的題目給我們,要我們生出一份報告、或者作出一份劇本、或者編出一本童書。說無聊也真無聊,說有趣也真有趣的活動。
其他雜務:這方面是報紙上著墨最多的部分—雖然實際上佔的比例沒有很高。像是讓我們打任天堂的Wii(結訓前還要考試)、學跳社交舞(我分到學恰恰的這組)、品酒(因為課程變動的關係,這門課在台中由嚴總裁請出他們的經理幫我們上課)、新光登高比賽(要不是每天早上被迫運動,大概爬不上去)等等…。
大致上是這樣。
接下來會分項目慢慢來寫—挑覺得有趣的寫。畢竟,那些正式課程雖然才是重點,但是畢竟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包括我自己),相當無聊。我自己也不希望十年二十年之後,回頭看這些文章的時候,讀到的居然都是保險商品的條款跟契約的內容嘛…。
#
首先要強調的一點是,PRO這個專案雖然有著儲備幹部的精神,兩年後也會根據個人意願與能力分派到新光各個機構單位之中,但是這兩年間主要還是要磨練我們業務線的能力。畢竟,在九成以上的營收都依靠新光人壽的情形下,要當主管,沒有業務實務的經歷,很難帶人。但是,說真的,我對業務工作真的是一點興趣都沒有,更不覺得自己有這方面的能耐。
我在大部分的團體之中,都是屬於比較疏離的分子。在這個只有26人的小團隊裡面,也不例外。即使我的這些同學同事出身背景各有不同—有醫院的護士、留學海外的MBA、其他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等等—大部分的人熟識彼此的進度,依舊讓我望塵莫及。我不是要抱怨什麼,不過幾次有機會在外住宿時、狂歡的聚會活動,從來也沒有人邀請我參加。
嗯,會想參加嗎?其實也不會。只是每次當同一群人在氣氛熱烈起鬨時,拿他們昨晚玩樂的態度,對某些不幸落入窘境的傢伙喊著「親一下」、「在一起」的時候,總有一股沒辦法跟著一起high起來的失落感。
而這樣子的我,居然還要花50%的時間做業務?
#
我們的薪資結構,基本上是公開的秘密。報紙上也寫了,月底薪35800,隨著證照跟語言的加給,最高底薪可以到45800。至於業務部份的業績,則另外計算。一些金融的證照不管怎麼說,總是要考要準備的,為此消耗精神也合情合理;語言的加給部分,因為新光人事部門不接受TOEFL成績(這點讓我們幾個國外回來的人相當不爽),只好再去考一次TOEIC—這個多少也應該準備一下。但是,在這些之外,業務、業務、業務,業績的壓力多少還是有的。
我能不能撐到兩年結束呢?兩年結束之後我又會到哪裡去呢?由於莫名其妙的(我覺得這一個月莫名其妙的事,真是太多了)在一個月的集訓之中拿到了第一名的成績,連我這樣隨性的人多少都有點想保持某種水準、不讓誰的期望失望的心態。只是,推銷,實在不是我一個月前預期自己會作的工作內容。被拱著哄著奉承著的時候,挫折感比較容易承擔;不過要是不久的未來,微弱的自尊心磨損殆盡後,那時候的我又會怎麼決定呢?
算了,還是到時候在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