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達人不問敵人的數量,只問敵人的位置。」
~ 斯巴達國王Agis二世 ~
#
剩下兩個學期畢業。
放假之前,收到了學校的e-mail通知,要今年準備畢業的同學於二月前填寫好application、送交學校。雖然實際算起來還有兩百多天,不過那種「就快要結束了」的感覺,開始變的越來越真切。
就快了。
其實原來是這樣計畫的:五月初,進入最後一個學期時,才開始動手找工作、準備履歷表、跟學校申請OPT…等等。不過幾天前聽同學提起,大約跟我同時畢業的某個不認識的人,已經在準備resume了;今天中午這邊的一個uncle請我吃飲茶時,聽說我八月底畢業,也問我「那差不多該開始找工作了吧」。下午閑晃瞎混時,腦袋裡不時閃過被這些訊息激發的小小急躁,彷彿覺得自己已經落於人後、時間所剩無幾。
現在就得開始了嗎?
#
說起來,對於怎麼在美國找工作,一點概念也沒有。網路人力銀行、報紙廣告,看起來似乎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機會。不過在台灣的話,至少對於市場上的人力需求狀況,有個概念性的了解。即使很膚淺,但總比對美國人力市場的認知要多一些。到底自己能夠找到怎麼樣的工作,實在沒有個估量的標準。
唯一做過的一份工作,其實是透過人際關係而獲得的。當然,我自認為自己還算稱職,沒有辜負人家的期許,不過這招在美國卻行不通。不是說人際關係在美國的職場上沒有用。相反的,就我課堂上跟其他美國同學接觸的經驗來看,人際關係所供給的職缺,比例並不比台灣要少,甚至更多。而我,一個孤苦伶仃又不善交際的外國人,能有誰願意、可以、又恰到好處的提供我一個現成的工作呢?
另一個困難在於自己所學的領域。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這東西,基本上跟其他Management一樣,「經驗」是相當主要的因素。既然教授說過,在做HR的工作之前,最好先做過其他領域的—行銷也好、業務也罷、會計也行—總之就是「多學多碰多好」。道理很容易明白,不過用於找第一份「相關領域」的工作的我來說,目標就因此而相當含糊。
到底該往哪裡去呢?
自己畢竟是對科技業比較熟悉的,矽谷又是科技業的大本營,台灣的企業在那也有為數眾多的分公司。說起來,如果以那些聽過的台灣企業為標的,要列出一個長長的清單,應該不難。不過,可能的話,還是希望可以進本土企業—我是說美國公司。在美國住了這麼一年多,很慚愧的,除了課堂上會唸到的case study以外,對於美國本土的企業還是認識不多。除了那些超級跨國企業,諸如IBM、Microsoft、Oracle之類的,要在羅列自己的目標名冊時,挑選那些對我來說「來歷不明」的企業,頭痛,相當。
連在台灣的時候都沒有找過工作的我,要怎麼在美國動手呢?
反正,大家也都是這樣走過來的。那些連工作經驗都沒有的大批學長姐,也不都這樣子找到了工作、留了下來嗎?雖然,依舊,對他們、對他們所身處的企業,底細不清、詳情不知,至少那也是一種成功。
某方面來說。
孫子說,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自己現在似乎就是這種狀態。也罷,那就當個斯巴達人吧。先確定敵人的位置再說,數量什麼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淹。
但願如此順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