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離Yahoo奇摩部落格之後,第一次發表文章;距離上次有點認真書寫文章⋯不知道多久。
寫文章的閒暇人生,是越來越少了。
打著字的這個時刻,正在等著洗衣機脫水、稍後再來趁著入冬後難得的好天氣晾衣。想想,以前好像也有過類似的光景?在美國的時候,拿著需要洗滌的衣物、到樓下或住宅社區的洗衣室去清洗,然後趁著等待洗衣(以及接著烘衣)的時間,回到電腦前寫著文章。
只是那些過往自然流洩而出的文字,不再那麼順暢地自指尖與鍵盤合奏的節奏間、順利成形。現在的這些文字脈絡,彷彿像是需要迂迴前進才能找到出路的迷宮,彆扭而生疏。
疏於練習真是要命的事啊。
這種時候,寫個讀書心得,應該是最簡單的作文方式了吧?
#
「末日之旅」這部小說,是前陣子某天在誠品逛街的時候偶然看到的小說。其厚重的程度,讓我那看到磚頭小說就心癢難抑的壞習慣又被挑起了(第一部共1053頁,第二部共852頁)。一開始還想克制自己一下,想說現在的租屋處沒什麼地方可以擺放書籍、間且還可以省點錢。不過在老婆的鼓舞之下,還是不爭氣的拿了書、結了帳。
翻閱前數十頁之後,就連那最後一絲的猶豫都煙消雲散。
我有點難以將「末日之旅」歸類為哪一種小說。故事的背景其實很簡單:在不久的未來,為了對付本土境內難以遏制的恐怖攻擊,美國軍方進行了秘密實驗生化計劃-不幸,計畫失敗,創造出一群狂暴的吸血怪獸。這群跟普通吸血鬼形象大相逕庭的吸血怪物,以及被牠們感染的吸血部隊,瞬間席捲整個北美,短短數年之間,整個北美大陸的人類幾乎滅絕、並與此外的世界完全斷絕通連。倖存的人類就在其中苟延殘喘,同時尋找擊敗這些吸血怪物的契機與可能⋯。
很普通而俗套的故事劇情,不是嗎?
說實在的,我對於吸血鬼的故事興趣不大。倒不是說對於吸血鬼故事反感,只是並不會有那種「唉呀,是吸血鬼呢!」的興奮。吸引我買下這部小說的衝動的,除了本身如金磚般的吸引力外,其實是簡介上反烏托邦的概念。不過,更進一步的說,讀了這麼多小說(好吧,也許不算很多,但應該超過平均值-雖然台灣閱讀書籍的平均值低到可笑)後,若非出色的故事或教人印象深刻的情節,多數的小說僅餘下寫手量產般的短期娛樂效果。
跟之前大大讚揚過、但中期與結尾教人失望的「時間迴旋」三部曲相比,「末日之旅」最教讀者欣賞的是那些「非技術性」的描寫-各種人際關係與真實的情感,才是讓「末日之旅」教人難以罷閱的致命吸引力。
#
在作者自己的介紹中提到,這部小說一開始其實是他跟女兒的互動遊戲。某次他八歲的女兒問父親,可不可以寫一本「關於拯救世界的女孩」的故事,作者當做遊戲跟女兒說「好啊,可是你得要幫我」。於是兩人在接送往返學校的途中,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換著彼此的想法與意見、推展出故事的雛形。直到最後,作者認為這個故事架構居然比他過往寫過的任何小說都要有吸引力,於是嘗試著把這些初稿、這些架構與筆記,轉化成真正的小說。
於是,我們有了「末日之旅」。
不知道是否是因為小說的起源來自於父女之間的互動,小說之中親情的情感描寫特別的濃重。若要把這部小說歸類為科幻或奇幻小說,反而讓人會有偏頗的預期-小說之中最重要的部分並非是那些血腥或緊張的情結,反而是在面臨災難危機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與情感。
除了主軸的故事發展外,作者會不時跳脫主軸、花大量的時間描寫其他小人物(雖然後來讀者會發現這些「小人物」跟主軸的關係)的故事。每一段這些分支的劇情,獨立開來閱讀都是好幾段吸引人的小故事。除了最近重讀艾西莫夫(Isaac Asimov)的中篇故事「雙百人(The Bicentennial Man)」外,科幻小說能讓我有較為激烈的情感起伏的,就只有「末日之旅」了。
難得寫到這裡,居然沒提到什麼小說劇情。話說回來,要把小說劇情三言兩語寫清楚,實在有點困難-而且,感覺無論怎麼說怎麼寫,大概都會遺漏些什麼值得一提的部分。
還不如,留給有興趣的朋友自己去閱讀。
#
「末日之旅」的第三部「The City of Mirrors」預定於2014年發行,不知道中文版要等到何時才會有?雖然急切的想看到最後的結局,但要我讀近千頁小說的原文版,大概會要命吧?
只好,耐心,等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