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住了三十年,這輩子還沒有去過任何一個台灣的外島。直到現在。
話說回來,今年的員工旅遊之所以選擇澎湖,只有一半的原因是因為沒去過澎湖—另一半的原因是因為出發地點是松山機場:離我家近,可以走路集合、步行回家。
在我的印象中,澎湖比較像是個歷史跟地理名詞,而不是實質存在的、屬於「台灣的一部分」。也許,某方面來說,澎湖的確不是「台灣的一部分」。就像這次導遊開頭就說的:「來到澎湖旅遊,各位要先把以前在台灣旅遊的那些觀念全部拋棄。」
澎湖,就是澎湖,就只是澎湖。
之所以讓澎湖的旅遊行程跟台灣本島不同的最大因素:天候。這次我們去澎湖的時節,恰好是澎湖地區所謂「旅遊旺季」的尾聲。接下來入秋後,東北季風會讓澎湖旅遊成為折磨習於「正常氣候」的「台灣本島人」的苦行。即使如此,這次我們去的時候,已經開始刮起的秋風,就已經有點教人吃不消了⋯。
為了因應每天改變的氣候與風浪,事先發放的旅遊手冊上的行程表,僅供參考。在參考過這幾天的氣象預報後,我們這次所有的水上行程與活動,全部往前挪移(事後才聽導遊說,第一天我們出海的時候風浪是五級、隔天是七級,第三天則是九級)。也多虧了這種調整、加上我們這次運氣不錯,一路上的行程都順利結束、沒有受到任何天候問題的影響,除了難以避免的強風外,豔陽高照的時間也沒有很多(即使如此我還是稍微有點晒黑)。
整體來說,旅遊滿意度,八十五分。
接下來,就來簡略記述一下,這三天的旅程。
#
既然旅遊手冊上的行程都不見得能夠按照規劃跟順序來安排,那麼我的這篇遊記也不見得需要根據時間順序來書寫(嗯,不需要邏輯的東西最好寫了)。不過,開頭總是個開頭,就從搭飛機那一刻開始寫起好了。
搭飛機這件事,對我來說並不陌生。不過搭乘國內線這種小飛機,還真是生平第一次。至於松山機場本身,雖然說家就住在這附近、也在這邊接過從桃園機場搭乘客運在這下車的親友數十次,但我已經有不知道多少年沒有踏進松山機場航站過了⋯。
經過整修後的松山機場,跟以前模糊的印象相比,已經好得太多。當然,作為台灣曾經主要的國際機場,松山機場實在不大、也很難稱得上「首都機場」。不過作為國內線的主要樞紐,我個人覺得如此也就足夠,實在看不出來之前怎麼會被大家嫌棄成那個樣子。
大概是因為我期望本來就不高吧?容易滿足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批評就留給那些常常使用松山機場的旅客吧。
#
出發前一天,還去了公司北海岸的淨灘活動,活動結束後在附近的餐廳用餐。海邊,吃的當然以海產為主。前一週才跟過另一團澎湖行程的同事善意的警告我:「多吃一點肉,少吃一點海產,接下來幾天你會懷念這些肉類食物的。」
雖然我並不算是特別偏好肉食的動物,但這幾天澎湖海產一路吃下來,還真是有點懷念海鮮類以外的食物。
根據導遊所說,澎湖餐飲比較有名的是南瓜米粉跟絲瓜。我對米粉跟南瓜沒什麼興趣,不過倒是很喜歡絲瓜。可惜,導遊(貼心的)擔心我們每餐都吃南瓜米粉跟絲瓜會吃到吐,所以只有第一餐的時候有上,其他幾餐導遊都特別交代餐廳換掉這兩樣菜。
結果沒想到我們第一餐吃的南瓜米粉實在滿好吃的(雖然說每一家餐廳的作法多少有些差異),後面幾餐大家都還滿想念這到菜餚。直到第三天的中餐,我們刻意要求之下,才加上了這道菜。至於絲瓜嘛,除了第一餐以外,另外只有一頓又吃到一小盤,殘念。
至於問我說「有沒有海鮮吃到怕?」那倒是還好。不過餐桌上的海產基本上都不是我們家平常會常吃的東西。蚵仔、蝦子、螃蟹、(不知名的)魚、海螺⋯其他偶爾點綴一道青菜(絲瓜除外)、或是豆腐、或是難得出現的排骨。兩、三天還好,還頗有轉換口味的新奇感,不過要我一年四季這樣吃,那就真有點難以下箸⋯。
比較印象深刻的食物,除了南瓜米粉外,大概就是在海上牧場任我們無限制狂吞的碳烤牡蠣。剛從海中撈起來的牡蠣,一堆一堆的任君取用,烤熟了(其實生吃也可以)就直接剝開吞下肚。帶著海水鹹味(實在有點過鹹)的天然風味,在「反正也去不了哪裡」(沒開船之前也只能繼續待在海上牧場的海中平台上)的無奈下,我一個人一口氣就吃了超過三十顆。
結果就是:短時間內,我應該不會想再吃牡蠣了。
我相信澎湖的海產種類應該比我們吃到的、還多少有點重複的更多更多,不知道是因為時節不對、價格不對、還是餐廳特色不足?吃的部份算是相當滿意,但可以更多些變化。
#
這次入住的旅館是「日立大飯店」。飯店本身相當普通,但還算乾淨整潔,重點是位於馬公市區內,要逛馬公市區相當方便。馬公市區內的幾個景點,諸如四眼井、施公祠、萬軍井、天后宮等等都在步行三分鐘的距離之內。
馬公市,去過的都知道,基本上市區內以及附近的幾個景點距離都不遠,幾個小時慢慢散步,半天就可以全部看完。繞了一小圈,參觀了古城牆、張雨生故居、潘安邦故居、觀音亭等地,加上前面提到的那些景點,走快一點花不了三個小時。
這次的澎湖行程,除了馬公市區內的這些景點外,大概就是南海的幾個島嶼的觀光、繞白砂及西嶼的北環島路線、以及水上活動三部分。
南海的島嶼,這次我們只停了望安跟虎井兩個島。最南端的七美因為距離較遠、風浪又比較大,所以沒有排入行程內。望安的部份,原本最著名的是該島的綠蠵龜保育區,可惜現在正在整修中、無法參觀。因此我們只去了天台山觀景、繞了中社花宅古厝。
虎井嶼呢,旅行社的規劃是租機車環島一圈。不過小弟跟另一個同仁都沒有機車駕照,所以當其他人騎車繞到島的高處遠眺之時,我們就在港口附近的小巷跟岸邊散步。因此,虎井除了一個海水淡化小工廠、以及港口幾攤沒吃到的鮮魚湯店家以外,沒什麼特別印象。
相較之下,最後一天安排的北環島行程,包括中屯風車、通梁古榕、跨海大橋、小門鯨魚洞、大果葉玄武石、西台古堡、西嶼砲台等,就顯得有趣的多。可惜就是一些地點的風實在太大,吹得人東倒西歪、久了還會頭痛(東北季風都還沒真的下來就已經這樣,怪不得澎湖冬天沒有旅客要來)。比起那些周邊的小島,人工的建築物,還是澎湖主島上的比較值得一看。
除了這些一般的觀光行程外,就是水上活動。由於時間限制,我們的水上活動只安排了半天的時間。話說回來,我也沒下水—主要是因為那些香蕉船啦、拖曳艇啦、水上摩托車啦都對我比較脆弱的眼睛衝擊太大,不宜冒險;二來是因為接下來還有其他行程,全身弄溼了還要沖洗更衣、實在麻煩。
不過光在海邊踏著海浪、觀賞同事一個一個落海時,狼狽間且歡樂的景象,也算是一種特別的娛樂。而且從事水上活動的這天,幾乎沒有什麼太陽,不會太熱、但也不會冷。看來同事們都玩得相當盡興。
跟先前去過、擔任工作人員跟團的兩天一夜墾丁之旅相比,澎湖的這個行程輕鬆太多、愉快太多了。
(說到這,一想到四天後又要陪團去墾丁,就⋯)
#
其他一些有的沒的。
在澎湖,不知道為什麼,路上的貓莫名其妙的多。在馬公市區內還好,不過一旦到了人少的地方,就有種貓比人還要多的錯覺。望安、虎井、白砂、西嶼,哪個島都一樣,隨處可見三三兩兩的貓咪。扣除觀光客之後,我覺得我拍到的貓比澎湖的居民還要多。
不曉得這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歷史因素?
@
其實這次澎湖的員工旅遊,除了一位帶著先生跟小孩一起去的同事外,只有作為工作人員跟團的同部門同事相熟。少數幾個同事工作上比較多接觸,但也沒有熟到哪裡去,其他更是僅止於認識的點頭之交。
雖然說,如果有機會能夠跟其他同事多多交流接觸,本來也是公辦員工旅遊的重點之一。但,多虧了這位跟團的同部門同事,這次的員工旅遊才讓我覺得如此有趣、如此盡興。
美好的旅行果然還是要挑選旅伴的哪。
希望下次還有機會。
- Sep 28 Wed 2011 14:15
澎湖三天兩夜員工旅遊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