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周前,在公司的Christmas Dinner上、「交換禮物」的活動中,換回了一個Starbucks的、帶有過濾茶葉裝置(我實在不知道那叫做什麼)的隨身杯。雖然有時候會覺得「有個這樣的杯子也不錯呢」,不過一來那個多餘的(對我來說)茶葉過濾裝置有點礙眼,二來我在公司基本上都只會用馬克杯裝白開水來喝,再加上—或許是最重要的一點—我一直對Starbucks沒啥好感,於是,這個杯子就一直被我擺在餐廳旁的小吧台上、完全被我遺忘。
直到今天早上,突然看到這個杯子出現在客廳的桌上—並且如其正常用途地泡著茶葉。我問正準備拿起另一個空杯子、往裡面倒茶的老媽說:「廚房不就有泡好的茶了嗎?」
「可是這樣我就不用跑到廚房啦!」老媽說,「況且,拿回來不用也可惜。」
我想也是。
話說我自己送出去的禮物是一個生活工廠的、金屬製的桌上名片夾,要說實用性其實感覺上也沒有多實用,比較像是辦公桌上的擺飾品。跟我似乎用不上的Starbucks的杯子相比,哪個比較受歡迎,還真難說。
沒辦法…因為我也不知道要送什麼才好啊!
#
這輩子有記憶以來,只參加過兩次「交換禮物」的活動。除了最近這一次以外,就是以前剛畢業的時候,公司部門自己內部舉辦的小型交換禮物活動。
說是「小型」,其實人數大概也有十二、三個。不過那一次的交換禮物,人數什麼的倒不是重點,重點是:除了我之外,全員皆為女性。我已經想不起來,自己到底送出去什麼樣的禮物了(好像是跟其中一個同事一起去買,她幫我挑的),只記得自己拿回來的是沐浴乳還是洗髮精之類的東西。
總之,是個我沒用的東西。
其實在那種情況下,好像不管挑到什麼禮物,對我來說都是一樣的吧?印象中大家拆封之後,幾乎都是各式各樣你能夠想像的到的女性用品。身為該部門唯一的男性,面對這種情況也沒啥好意外的。只是,當然,打從一開始抱著這種認命的態度的話,參與活動的期待感就一點也沒有了。
#
我是個很不會挑選禮物的傢伙。不知道應該算是想太多而不知道要送什麼,還是根本沒有這方面的腦袋?不管是哪一種,反正,挑禮物這檔子事對我來說,真的,很難,很難。
幾次,甚至要送自己的朋友生日禮物,我都還期望誰能夠幫我挑選、為我決定。似乎有點不負責任的態度哪?不過我總是安慰自己,「心意最重要啊!」只是不知道對方接不接受這種方式呈現的心意就是了…。
如果只是單純的送禮也就罷了。我是說,有特定對象,還能夠大概預測一下對方的喜好跟癖性的那種。但是「交換禮物」這種面對不特定、甚至不明所以的多數的舉動,會讓我已經一片空白的腦袋,開始如同洗衣機般攪拌著空虛的腦漿似的,除了頭痛以外什麼也想不出來。
人家說,交換禮物是一種期待性的刺激:就像是買了之後一定會中獎的彩券一樣,只是在拆封之前,你永遠不知道袋子裡的東西能為自己帶來多大的滿足感。
簡直就像是上陌生的餐館付錢吃飯一樣嘛。
@
對了,順道一提,在公司交換禮物的活動之中,Starbucks的杯子居然出現了四次。也就是說,參加活動的大約四十個人裡面,有十分之一的人選擇了同樣的禮物。這,不知道該說是大家「心意相通」、「有志一同」,還是…「毫無創意」?
唉,看看我自己送出去的東西,我好像也沒啥好抱怨人家的杯子的。至少,我家老媽現在用的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