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可能永遠生活在搖籃中。」


 


                                              ~ 俄羅斯近代太空先驅,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 ~


 


                @


 


        史波尼克一號(Sputnik 1)升空五十週年—那是昨天的事了。


 


        本來是打算昨天寫的,其實也真的寫了一兩句,不過因為一些莫名其妙的因素,就這樣拖著沒寫,直到今天。情緒已過的現在,又要寫些什麼呢?


 


        根據村上春樹「人造衛星情人」裡面的解釋,「Спутник」是「旅伴」之意。除了月球之外,人類所製造的、第一個地球在太空中的旅伴。


 


        Спутник-1升空之後,一段短暫的時間內,冷戰的壓力讓美蘇競相往太空發展,才造就了至今絕大部分的太空探索成就。從上次人類踏上月球,到現在已經相隔35年;前蘇聯唯一的一台太空梭只用了一次就被當成擺飾,美國前前後後五台太空梭毀了兩台,剩下的三台也即將退役;近期探索火星雖然有人造機械長期登陸研究,但載人任務依舊在未定之天;國際太空站的興建進度隨著各國財政惡化、太空支出縮減,也嚴重落後於原新的預定時程…。


 


        簡單來說,在我出生後的這段時間內,太空發展,沒啥發展。


 


        我相信有成千上萬的科學家會對我的這種說法感到憤怒。不過,事實是,一般民眾對於太空發展的要求,跟科學家能夠滿足的進步大大不同。我們都希望有一天,只要付出少少的代價,每個人都可以深入太空、從一片漆黑中欣賞我們美麗的地球;我們都希望有一天,來自其他星球的資源,能夠滿足人類無止境的貪婪;我們都希望有一天,移民的地點不再局限於狹窄擁擠的地球,而是某個尚未開發的美麗行星。


 


        最重要的是:我們都希望這些能在有生之年內看得到。


 


        話說回來,人類連自己腳下的東西、連自己週遭的事物都還未完全了解,就急著想要往太空發展,這到底是對還是錯?人類的好奇心,原本就不侷限在單一的目標之上。無論是想知道隔壁同事的八卦傳言、明星藝人的私生活、還是解開數學上的霍奇猜想、甚至是人類靈魂存在與否的奧秘,我們人類,就是想知道。


 


        我們都是探索家。即使自己沒有那樣的能力,也希望有其他人能夠為自己解密。


 


        寫在人類正式跨入太空五十週年(…的隔天),但願自己能夠看到那些曾經是科幻的虛無成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hapsody的部落格 的頭像
    rhapsody的部落格

    rhapsody的部落格

    rhapsody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