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有一則關於俘虜的新聞,吸引了我的目光。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進行了一次讓世人稱奇的換俘行動:以色列釋放1,027名巴勒斯坦恐怖份子,僅僅換回一位低階的以色列士兵。雖然在懸殊的交換率下,有著各式各樣雙方政府的精心算計,但這終究是1,028個人類的基本自由。

        不管是以色列人,還是巴勒斯坦人。

                #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俘虜的命運總是悲慘的。最悲慘的(但也許比較不痛苦的)俘虜是被殺害,而大部分的俘虜則被虐待(求取相關情報)、被當做發洩工具(投射恨意的拷打,或者發洩性慾的性工具)、被當做免費的勞力,運氣比較好的也難免遭到軟禁、失去最基本的自由。

        簡單來說:淪為俘虜,就失去了人的身分。單純犯法的囚犯,還可能有比較多的人關懷他們的人權,俘虜則無(或者極少)。對於囚禁他們的權力單位而言,俘虜,只是工具、只是籌碼、只是有手有腳看起來像人的東西。

        話說回來,被當做籌碼,至少還有討價還價的空間—或者說,有倖存的機會。在西方社會,或許由於古羅馬的傳統因素,對待俘虜還有某種程度的「克制」。不過,當然,這也要看客觀情形與條件。

        舉例來說,在迦太基與羅馬第一次大戰間,雙方互有勝負、也常常俘虜對方的士兵,因此也常進行俘虜的交換。當雙方人數不對等的時候,不足的部份就以贖金的方式補足。但在雙方第二次大戰,也就是後世稱為「漢尼拔戰役」的時期,某次漢尼拔俘虜了八千多名羅馬士兵、並要求以贖金換俘(因為當時羅馬手上沒有任何迦太基俘虜,只能用錢換),卻被羅馬拒絕了。

        雖然傳統上俘虜本來就可用贖金交換、羅馬也迫切需要這些兵源。但在當時,若羅馬元老院同意以贖金換俘,就等同接受漢尼拔和談的提議、放棄已經被迦太基佔領的義大利半島南部,因此最後羅馬還是拒絕了漢尼拔的提議。於是,這八千位士兵最後的下場,就是被漢尼拔賣到希臘當奴隸—生死下落不明。

        即使有這樣的「風險」,相較於中國,俘虜的命運在西方還是比在東方要好一點。綜觀中國歷史,即使古有名言「殺俘不祥」,但換俘的交易記錄少之又少,殺俘的記錄卻多如牛毛。

        一次性殺俘最著名的記錄,大概是長平之役。戰國時期,白起率領的秦軍在長平擊敗了趙括領軍的趙軍後,俘虜了四十萬士兵。由於趙軍先前的攻擊、以及被包圍後的幾波突圍攻勢,造成秦國整體兵力折損過半、國力同樣大損。在無力處理戰俘、又希望一舉摧毀趙國抵抗能力的情形下,白起決定坑殺這四十萬降俘。趙國青壯年一代,幾乎全在這一役中死亡。

        活著,留下來當奴隸、體驗活生生的地獄呢?還是被痛快的宰殺,失去生命以及再見親人朋友的機會?

        俘虜本身也沒有選擇生或死的機會。

                #

        這次以色列的換俘對象,並不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而是武裝組織Hamas。由於Hamas在國際上常被視為破壞中東和平的,許多巴勒斯坦人也因此把他們當做阻礙巴勒斯坦建國的絆腳石;在此同時,Hamas位於敘利亞的基地,也因為茉莉花革命衝擊當地政權而不得不考量轉移陣地、甚至改變路線。因此,這次「拯救」千名戰俘的功績,對Hamas來說可說是形象上的一大助益。

        對以色列來說,要換誰、不能換誰,也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換俘名單中,550人由以方挑選,另外477人則由Hamas挑選。這其中有多少政治考量、多少算計,可能得要仔細一一比對俘虜名單才能算的出來。以色列是否真的在這次比例懸殊的換俘交易中「吃了虧」,還真的很難說。

        至少有一點是確定的:俘虜本身的價值性,是影響是否被釋放的關鍵因素之一。當然—有價值的不見得就生,沒價值的不見得就死,有時候反而相反。就像一戰時德國巴不得快點放列寧回俄國搞革命、弄垮對手,美國則根本不希望賓拉登有機會活著受審、省得麻煩。

                #

        大部分的人一生之中,都不會倒楣到成為俘虜。不過,我們仍舊常常成為命運的俘虜。在那其中,我們依舊無力選擇自己的生死、依舊無力的被決定著。

        我們能做的,只是盡力塑造自己成為俘虜的價值—而且還不知道這樣的價值會給自己帶來的是什麼樣的結局。

        你是不是正在什麼樣的情境中,擔任俘虜的角色呢?你又正在把自己,塑造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俘虜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hapsody的部落格 的頭像
    rhapsody的部落格

    rhapsody的部落格

    rhapsody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