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轉眼間,花博就要進入最後一天了。
還記得第一次知道正式名稱為「2010年台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的這個展覽,是2009年初、還在內湖上班的時候:搭公車經過的內湖地區花市,外頭掛著博覽會的宣傳招牌。
當時還想著說「明明就還有一年,這麼早就開始宣傳,有沒有搞錯啊?」沒想到,轉眼間,不但一年很快就過去了,就連博覽會本身也即將告一段落。
話說回來,到現在,我還是沒去看過花博。
撇開耳聞的人潮跟漫長的排隊時間不論,要抵達花博會場,對我來說應該是很容易方便的:捷運站就在附近,此外還有不時就看得到的花博免費接駁專車(花博一號線,但上下班時間看到幾乎都是空的)。就連中南部的友人都還跑上來參觀過了,顯然,交通因素不是個藉口。
票價呢?花博推出了近打的各種票卷,從預售票、學生票、星光票、團體票、紀念套票⋯等等,根據遊客需求不同、身分不同,大家都可以購買最適合自己的票卷。此外還有各種地方政府單位合作而推出的特別優惠票,七折八扣下來,票價其實不能算貴。
總之,自己沒去看花博,其實也沒啥藉口好說—話說回來,幹嘛一定要藉口?
單純的,興趣缺缺罷了。
#
美麗的花卉,我也是喜歡的、也偶爾會深深著迷。只是花團錦簇的造景式人工美,對我來說吸引力遠遠比不上人行道旁掙扎求生的小野花。要大老遠的(這,當然是固執的扭曲想法作祟)跑去看些園藝造景,總有種近乎做作的彆扭。
另一個或許比較像樣的理由是:家人對此也沒啥特別興趣。我想,或許這是一種家族遺傳?「因為父母對此沒啥興趣,所以我也沒啥興趣,合理,證畢。」那麼一切就都不需要再多做解釋跟說明了。
據報導,參觀花博的人數超過八百萬人次,周遭幾乎每個人都曾經去看過。這,讓我有種「因為大家都去看過,彷彿我也去看過」的錯覺。你知道的,就像那種大家都看過且不斷談論的電影,即使自己根本沒看過,但聽多了也好像可以侃侃而談。這麼一來,就更不覺得自己好像真的應該去參觀了⋯。
囉嗦了這麼多,終究只不過是個「懶」字罷了(或者說,興趣沒有高到能擊敗惰性)—話說回來,若有美女邀約,那以上那些無聊的固執,大概會被立刻拋到腦後吧?
#
雖然一次也沒去參觀,不過這次在台北舉辦的花博,對我也有些許影響。除了街頭許多為了迎合博覽會而重新佈置種植的花卉、總是美化了台北的街頭外,最切身的體驗還是因應花博而推出的、Starbucks用花博入場券買一送一的優惠。
平常嫌Starbucks太貴而基本上不太會光顧的我,這段時間內倒因此跟同事一起、喝了也許近20杯的Latte。
也許,幾年後,這會是我對花博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