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跟三民書局訂購的、簡體字版本的「三劍客」二部曲—「二十年後」—在等了兩個月之後,總算是拿到手了。不過恰好時逢同事即將離職、交接任務繁重,又要準備四月中的出差相關各項工作,拖著拖著一直沒有時間好好把這本書看完。好不容易要出國了,想想乾脆帶上這本書、作為在可能的閒暇中打發時間的伴侶。
雖然是已經讀過的小說—不過上次讀這本書應該是十年以前—八百多頁、只記得概略情節的這本小說,還是讓我從桃園機場的候機室一路讀到回國前一天晚上,才全部解決。
以前也讀過不少簡體字的小說,但這卻是我第一次自己購買大陸所出版的簡體字書籍。以144元的代價來說,能買到一本八百多頁的小說,很划算。如果硬要挑剔抱怨什麼的話,大概就是書頁的紙張很薄、封面毫無設計感。話說回來,我也不是那麼注重書籍的包裝就是了—就算這是出版業行銷的重點。
另一個小問題大概就是翻譯用詞。基本上,在這類文學作品的翻譯上,不太會叫人感受到兩岸用字遣詞的差異。我所購買的這本書是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翻譯者是傅辛先生,上一次讀的版本則是伍光建先生所翻譯的版本(台灣名「續俠隱記」)。不過時間實在太過遙遠,完全沒有比較的基準,但傅辛先生翻譯的這個版本,讀起來相當順暢、沒什麼好挑剔的地方。唯一不習慣的,頂多就是姓名翻譯的不同:像是一直都習慣把主角稱為「達太安」,突然變成五個字的「達爾大尼央」就感覺怪怪的。
不過還是那句話:習慣了就好。
#
「二十年後」顧名思義,就是在講述距離上一部「三劍客」二十年後,四位主角身上發生的故事。當時還是孩子的路易十四剛剛即位,大權握在宰相馬薩林手中,四位主角則為了各自不同的目的,捲入了當時法國的投石黨運動、以及英國克倫威爾與查理一世的鬥爭之中。
還記得上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對於第一主角達太安(還是習慣這個翻譯)這二十年的境遇的感嘆:在第一部中,當年18歲的達太安,在短短的兩年間,便靠著與其他三位火槍手好友的互助協力,當上了火槍隊的副隊長—結果二十年過去了,達太安居然還是個火槍隊副隊長。
至於其他幾位火槍手呢?取了富有寡婦、過著富裕生活的波爾朵斯,即使生活過得寬裕悠閒無比,卻整天為了缺少一個爵位而唉聲嘆氣;退伍後成為神父的阿拉密斯,則反而比過往更入世、參與政治上的野心更加的強烈。只有阿多斯,為了培養自己的義子,過著恬淡而心滿意足的生活—但最後還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與原則,不得不再次淌入政爭的混水。
為了把握機會、讓自己能更上一層的達太安,以男爵的爵位誘使波爾朵斯,共同協助馬薩林對抗投石黨人;另一邊,阿多斯跟阿拉密斯則站到了投石黨人的一邊,成了他們的好友的敵人。此外,第一部的反派女主角米萊狄的兒子,則挖掘出自己母親被殺的真相,正伺機要向四位主角報復…
大仲馬在「二十年後」所描寫的,正是四位主角彼此間深厚的友情,如何壓倒各自不同的立場跟私利考量、如何再次合力抵抗共同的敵人的過程。
#
大仲馬向來以結合歷史及虛幻、創造看似更有真實性的小說著名,而「三劍客」三部曲無疑是其中的經典之作。當然,歷史畢竟跟虛構的小說不能混為一談(雖然我們實在也很難評判,我們所瞭解的所謂歷史,到底有沒有比小說更為真實),不過如果能夠更瞭解立足其上的史實,讀起這種小說應該會更有意思。
在「二十年後」之中,其實讀者已經知道某些事件的下場。譬如像是投石黨運動並未真正摧毀巴黎的王權、查理一世最後還是被送上斷頭台,於是我們也在事前就知道,馬薩林跟投石黨的鬥爭最後的勝負(至少在表面上)、也知道四位主角企圖拯救查理一世的努力終將落於徒勞。即使如此,大仲馬仍舊將整個故事寫的精彩無比,教人不忍合卷。
「二十年後」的最後,作者給了我們的主角們美好的結局:達太安順利接任火槍隊隊長,波爾朵斯獲得了男爵爵位,阿拉密斯也為投石黨人爭取到了有利的和解條約,一無所求的阿多斯也心安理得的繼續回去過他的退隱生活。不過,這也是最後一次有美好結局的故事—在第三部中,我們的主角們終將成為某些悲劇的傳奇人物…
@
讀完「二十年後」,繼續上網尋找第三部「布拉熱諾納子爵」,可惜怎麼找都找不到。遠流出版的那套八冊、名為「鐵面人」的版本實在太昂貴(也實在好佔空間…),不知道哪裡還有辦法弄到簡體字版本的、上中下三冊的第三部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