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很久沒有去聽現場的交響樂了,久到連我上次是什麼時候聽、聽的是什麼,都已經想不起來。
會選擇這一場來聽,是許多不同的因素綜合而成。不過這篇單純只是想寫寫聽後感想,選擇的原因,姑且不提。
#
扣除最後不知名的安可曲以外,表演單上正式的曲目共有三首:Mark Anthony Turnage的「Evening Songs」、Ravel的「Piano Concerto in G」以及Prokofiev的「Symphony No 5 in b-flat minor, op.100」。老實說,只有第三個Prokofiev有聽過名字、Ravel略有聽過的印象,而Turnage則是完全不知道是誰。
雖然一道去的朋友有買節目介紹手冊,不過畢竟沒有在自己手上。印象中,Turnage是現在倫敦愛樂駐團的作曲家,這首Evening Songs是混雜的爵士曲風的樂曲。其實本來我就對爵士樂比較沒有興趣,總覺得很難抓到其中固定的旋律、讓自己的情緒隨之起舞。Evening Songs就給我類似的感覺:不是不好聽,只是我怎麼樣都抓不到其漂浮的旋律。乎快乎慢、乎急乎緩、乎強乎弱…。
比較特別的是,這支曲子動用的人數還真是多(沒有仔細計算,不過好像跟第三首Prokofiev的Symphony No.5幾乎一樣編制)。不過於我而言,根據過去在樂隊待了一小段時間的模糊經驗,只覺得這首曲子應該是整場最難演奏的。除此之外,感想不多。
第二首的Piano Concerto,其實重點在特別邀請來的帥哥鋼琴家Thibaudet。宣傳的照片拍的很酷,但本人是屬於雅痞的那種帥氣—不過話說回來,我又不是看帥哥的。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總覺得一開始的時候,鋼琴的聲音不夠強(還是這是這首曲子本身的問題?或者是刻意的表現方式?)。雖然看到Thibaudet賣力演奏的動作,奇怪就沒有鋼琴聲的存在感。不過這種感覺到後面漸漸消失,鋼琴的聲音慢慢的出來後,聽起來就真的比較像,嗯,鋼琴協奏曲了。
至於第二首結束後、中場休息前,Thibaudet個人獨奏的表演曲(抱歉雖然他有介紹,不過坐在二樓29排,根本聽不清楚他說了什麼—而且真的也沒有聽過),純粹的個人秀。雖然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多種樂器合奏的曲子,不過這首不知名的曲子也不賴。
中場休息過後,第三首Prokofiev的Symphony No 5。記得介紹手冊上寫著,這首交響曲是Prokofiev所寫的交響曲中、長度最長的一首(約45分鐘)。不過聽完之後,沒弄錯的話,除了第二樂章我比較喜歡以外,第一個感想是「寫短一點好像比較好」。大概是我個人的偏見吧(反正聽音樂這種事情本來就是相當偏見性的興趣),這首曲子雖然沒有第一首的Evening Songs那麼誇張,不過讓我抓不到主要韻律感的錯落性還是很強烈。
反而是最後面的安可曲,因為簡短而節奏強烈,讓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我發現,面對古典音樂,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較為強烈的曲風哪…。(回家路上我跟朋友說,Beethoven的第九號交響曲,再長一點都沒關係!)
#
一樣不會寫樂評,加上沒有音樂素養可言。算了,反正只是紀錄。想看精闢見解的挑剔者,另尋高明,別在這浪費時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