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我覺得我並不喜歡瞭解所謂「事情的真相」。世上許多事情的陰暗面,往往,不知道的話,會過的比較開心—尤其在看起來事不關己的刻意忽略下。政治的齷齪、黑社會的卑劣、遙遠非洲上極權國家內的淫虐及屠殺…大部分都是些在日常生活中閉上眼睛、蒙上耳朵,就能輕易躲避的地獄。
而這本「糧食戰爭」寫的則是我們每天日常生活不得不接觸的東西:食物。沒有了它,我們就不能存活。在同情憐憫以及可能的努力作為暫時無法成效之際,結果還是得要一口一口地、吞嚥著農民的血淚…。
#
跟之前讀過的「速食共和國」一樣,這本書也是在揭露食品製造業的黑暗面。稍稍有所不同的是,「速食共和國」主要是針對速食業以及其上下游產業,而「糧食戰爭」看的則是人類食用的大宗糧食經濟農作物。此外,另一個差別在於:我們要避開速食比較容易(至少基本上不是做不到),但要避開那些「糧食戰爭」中所提及的作物,則是完全不可能的任務。像是黃豆這種作物,在我們吃的豆腐、喝的豆漿、用的沙拉油上,都在在需要它—但台灣目前幾乎全部的黃豆都仰賴進口。而黃豆,正是世界食品製造體系中,被食品業者控制的最徹底的一種作物。
除了黃豆以外,作者還以世上幾種主要的農作物為例證,讓讀者知道「我們所吃的食物」以及「農民所種植的作物」,受到了食品業者多麼強大的制約。在食品體系遭到少數的幾家跨國食品業者的壟斷下,不但大部分的農民失去了選擇種植作物的自主權,甚至連消費者基本上也失去了對食物的選擇權:因為規模生產的經濟考量,大片大片的農地被迫成為毫無變化的單一作物耕地,農民只能選擇種植利潤極低、但至少還賣得出去的作物,而無法改種那些或許價值更高、更適合當地氣候環境,卻苦無運輸銷售管道的作物;而在超級市場的貨物架上,消費者所看到一整排數十種不同的食物加工製品、在那些眼花撩亂的難以選擇中,實際上可選擇的卻只是只是同一家食品公司不同品牌的產品。
這種作者所謂的「沙漏型」食物體系(上層是廣大的農民,下層是廣大的消費者,中間卻只有少數幾間寡佔的大企業),可以說是問題的關鍵。為了操控他們所能獲得的最大利益,他們盡可能壓榨農民跟出口商、同時提高產品的售價。以咖啡來舉例,烏干達的咖啡農生產一公斤的咖啡豆,賣出去的價格是0.14美元—但雀巢公司最後賣給消費者的咖啡豆,則高達一公斤26.4美元。更有甚者,那些聯合起來想要打破這種壓榨體系的農民團體,還會受到來自這些企業、以及受到這些企業影養的政府的打壓迫害,使得農民除了無法控制的天災以外,還得要跟無所不在的人禍抗衡。
#
我不會天真的以為,讀過這本書之後(或者讀過任何一本描寫農民血汗的書籍)就能夠瞭解農民的辛酸與痛苦。我只能想像、僅僅只能想像,在烈日豔陽下整天揮汗工作、想盡辦法跟狂風暴雨搏鬥,好不容易把一袋一袋的作物小心翼翼地運到了經銷商手上時,領回的卻只是一點點僅能勉強餬口的微薄報酬;然後到了商店去,看到的卻是自己的產品被大企業以兩百倍的高價賣出、連自己都買不起的感觸…。
作者在書末提出了不少如何以消費者的角度協助農民,打破這種既不合理又不健康的農業供需體系的方法。其中很多方法,其實跟近年來鼓吹的環保議題深為契合。像是盡量購買居住地附近的食物(減少運輸成本及能源消耗,避免過份加工),或者是盡量食用當季食材(同樣避免防腐的加工過程,當季的食品也比較美味)等。其實,做起來並沒有那麼困難。
不過當然,要撼動目前這種八億人在挨餓、同時有十億人過重的荒謬世界,仍舊需要長期的努力跟時間。在這過程中,還是不斷地會有人餓死、不斷地會有人胖死(順道一提,作者在書中也解釋到,其實許多過重的人並非自願性的過重,而是食品業者限制了他們飲食選擇下的間接受害者)。我們目前能做的(應該說身為消費者能做的),只是盡力透過我們選購食品的方式,一點一滴地、調整著這個扭曲的世界。
@
這一篇寫的有點隨便(呃…其實我的讀後感都很隨便…),因為書在老媽手上,只能憑印象、揀幾個還想得起來的重點提提。雖然這本書沒有「速食共和國」那麼結構緊密(感覺上各章節之間有點跳脫的各自為政),不過作者對當今食物體系的澄清也已經足夠清晰。對自己吃的東西特別在意的人,絕對應該要閱讀這本書;至於不太關心自己吃什麼、但還有一點良心的人,也可以讀讀這本書,考驗一下自己對遙遠農民的體恤有幾分。
話說回來,我實在不知道現在到是要繼續喝著比產地貴兩百倍的咖啡、還是很乾脆的戒掉這個習慣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