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業務人員,會是什麼樣子呢?
我以前曾經稍微想像過,從那些與我接觸的sales友人的行為舉止上面去猜測、幻想他們理應所為的生活。不過,也就只是想像而已。而且,單單就只是這樣想像,就覺得自己大概不會適合從事業務工作。即使自己曾經有短暫的時間,負責部份電話行銷的任務,只是讓自己更清楚的認定:我真的不適合作業務。
沒想到,自己,現在,還是,作業務。
閉上眼睛,想像自己是個業務員的話,會出現怎麼樣的畫面呢?每個人的心中或許都有不同的影像。而我,現在不必想像,只要出門上班之前、站在鏡子前面就知道了。
我向來討厭打領帶、穿西裝,我更討厭台北悶熱到似乎把小籠包放在馬路上就會蒸熟的天氣—偏偏我得要在兩者兼具的情況下,出門拜訪客戶。而且,最糟糕的是,到目前為止,還一事無成。
聽說是這樣的—至少許多過來人是這樣告訴我的—毫無經驗的業務員,剛開始的前一兩個月總是最難熬的:對商品的了解度不夠、對客戶需求的觀察不到位、對表達技巧的生疏、對說服力的有待磨練…或許還要加上,勇氣的缺乏。
正式開始從事業務工作,已經有兩週的時間。這中間跟不少朋友見過了面、談過了天,他們幾乎都一致同意,我實在不是個善於交際應酬的人,但是我還是很有說服力的。這種說服力來自於我的誠懇、某種無可掩飾的正直跟坦率,讓朋友們願意信賴我。我聽了之後,有點感動,不過同時也有個疑惑浮現於心。
熟識的朋友們知道我是誠懇的,但是…那些陌生人呢?
我真的覺得業務員不好當,如果販售的是保險商品,那就更難了。很奇怪,就拿我老媽來說吧,她是個相當認同保險的必要性的人,但是她依舊對於從事保險銷售的業務員,有著比其他業務員更強烈的排拒感。不用說,當自己的兒子必須在儲備幹部的磨練之中、接受兩年的業務磨練時,她眉頭皺的很厲害、嘴角也很少因此上揚。我想,不只是我老媽,其他人也是一樣吧?
這是為什麼呢?
雖然在這個行業裡面只有短短的一個半月,但是確實聽聞不少第一線業務員的「行事作風」—不只是我們自己公司的,也有其他同行的。許多的業務員為了業績、為了考核…或者簡單的說,為了家裡的柴米油鹽醬醋茶、子女的教育費、房貸車貸、以及各項生活必要開支等等,不得不把「賺錢」這檔子事擺在第一位。
就像所有其他的崇高目的一樣,一旦沉迷於手段之中,目的很快的就會被人遺忘。保險的目的,原本是立基於「將個人的風險分散,由大眾共同承擔」—只是「恰好」一個業績優秀的業務員,可以從中獲得高額的報酬。大多數的人會從事保險業務推銷的工作,其實跟一些「立志當醫生」的人很像:為了賺錢。
我並不是說賺錢不好,我也是想賺錢的。誰不想呢?只是,我依舊很難容忍自己,在手段的享受過程之中,遺忘立意良善的初衷。但是,積極性的業務推銷態度,是需要慾望跟野心的。就像那些有著家計負擔的業務員,他們必須賺飽了錢,才能夠回家養妻奉子一樣。而現在的我,欠缺這種野心。而且,老實說,我也不怎麼想要這種野心。
我也是想把事情做好的,我也是希望自己的業績能夠名列前矛的。但是,如果不能讓自己的業績名列前矛,我至少要把我應該要做到的事情做好。底限是:不違背自己的良心。就算一個月少賺同學四五萬塊錢,那又怎麼樣?年入百萬甚至千萬、而能夠風光上台領獎的榮耀,留給其他有心人就好了。
即使我善意而遲緩的良心能夠得到的回報,少之又少,至少,我還是個像我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