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早在一個多月前就已經看完這部漫畫,不過一直沒有時間寫寫感想或者心得。熱門到某種程度的作品,網路上找的到的討論跟見解依舊是多的可以另行出書成冊。事後諸葛的讀後心得,頂多只是表達「嘿,我也看過了」這樣的心態而已。


 


        所以一如以往,我隨便寫寫,大家隨便看看。


 


                #


 


        故事架構是這樣的:一本死神所使用的殺人筆記本被「刻意」流落人間,撿到的高中生夜神月就使用這本筆記本大量殺死世界上的罪犯,希望藉此達到剔除罪惡的目的,從而成為新世界的神;而為了追查夜神月的世界警察單位,則委託了代號「L」的偵探追查此案件。


 


        跟一般的少年故事比較不同的是,該漫畫基本上以夜神月(被大眾稱作「奇樂」,日文「killer」的拼音)的角度來描寫。雖然殺人是罪惡,但是以「讓世界變的更美好」的目標而行、並且又是故事的主觀角色,讓大多數的讀者會希望夜神月最後獲勝。當然,最容易引起爭議的,還是該漫畫所呈現的觀點的社會影響力:為了名為「正義」而行的「罪惡」,到底是不是「罪惡」?


 


        很單純而直接的想法,殺人當然是不對的;憑著自己獨斷的判斷而大量的殺人,更是兇惡至極。歷史上許多偏激的大屠殺,就是少數人單方面的認為「某些人該死」而造成的。但是在該漫畫之中,夜神月除了殺害所有企圖追查他的人、毫無感情的利用親友對他的信賴以外,以全世界為範圍的大量屠殺「該死的」罪犯的結果,確實讓全世界的犯罪率大幅的下降。就現實層面來看,世界的確變的更美好了。


 


        反過來說,企圖追查夜神月的L等人,似乎變成了讓世界「退化」的「壞人」。在作品完結的最後,作者也沒有為「正義」做出他自己的判斷。雖然終究分出了輸贏,但是哪邊才是正義的、哪邊才是罪惡的,還是由讀者自己去思考。


 


        放在漫畫的假想世界裡,我也許會認同夜神月,但也有可能認同L:如果我是無能為力的小民,我當然希望罪犯無論如何都會受到制裁、並且因此達到比法律更有效率的美好世界;但如果我身為有能力追查逮捕「奇樂」的一份子,我也許就會明白的認定「這是罪惡」,從而反對到底。這其實是很矛盾的心情,但是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會跟我一樣吧?更有甚者,稍微困擾著我的是另一個假設:如果我就是拿著「死亡筆記本」的夜神月,我又會怎麼做呢?


 


        我發現,我很難百分之百坦率的說:「我絕對不會利用這本筆記來殺人。」


 


        雖然漫畫中的夜神月自稱「我不是為了自己的私慾而為,而是為了世界的美好」,但是,歷史上出現的那些獨裁專制者,哪個不是這樣說的?即使,是的,在漫畫裡面,夜神月似乎真的沒有為了他自稱的「私慾」而為,但是自大狂妄的要讓世界照他自己認定的正義為行,這不是私慾是什麼?


 


        年紀有一點了,我知道,但是某種被人家稱作少年的狂想的思維,我多少還剩下一點。讓我害怕的是,我總是以為自己應該可以通過權力的考驗,以為自己如果哪天成為領導人的話,可以抗拒那些誘惑。但是…當設身處地的想像自己於這樣的漫畫中的角色時,我發現「無限制的能力」—就像握有「死亡筆記本」一樣—能夠對人心產生比我以為的、更強烈的腐蝕性。


 


        也許該慶幸,像是「死亡筆記本」這樣的東西並不真的存在吧?


 


        還是那句林肯的名言,「幾乎所有的人都能承受苦難的試煉,但是真正能夠考驗品格則是權力的試煉。」許多的英雄在還未掌握權力前就倒下了,而通過種種苦難掌握權力的英雄,也有大半都在權力面前倒下了。我肯定不是英雄,但是如果拿權力來試煉我的話,我會不會倒下呢?


 


        小心得。


 


                #


 


        這本漫畫是由作家大場鶇撰寫、漫畫家小畑健作畫,基本上直接用小說的方式來出書也可以是相當精采的。雖然是漫畫的形式,但是人物的對話才是閱讀的重點。以類似推理懸疑小說方式進行的這部作品,也是一部「讓讀者不留思考餘地」的推理漫畫。話說回來,大部分的人看漫畫都是為了輕鬆,如果每次看個漫畫都還要花上幾倍的時間來思考才能理解,我想要不是很閒、或者是很有心,不然誰要看啊?


 


        另一個如果要挑剔的缺點,大概就是通稱的第二部張力比不上第一部。我想大概是因為角色設定的關係吧?不管怎麼說,於我而言,這還是一部好漫畫,值得重看幾次的好漫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hapsody的部落格 的頭像
    rhapsody的部落格

    rhapsody的部落格

    rhapsody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