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很難看,風評很差,拍的不怎麼樣,看了是浪費錢…。
所以我還是去下載了。
反正,跟所有小說改編的電視電影一樣,要面面俱到、處處討好,實在相當困難。尤其是拿那些厚重的小說來改編的電影,幾乎毫無例外的都是失敗之作。「達文西密碼」也沒有逃過這個宿命。
朋友說,沒有看過小說的人,覺得電影很好看;至於有看過小說的,大概感受都跟我差不多。簡單一句話:還不如回頭重讀一次小說。
話說「達文西密碼」雖然是部精采的小說,但是我覺得實在沒有大賣特賣到這種地步的理由。想來想去,除了天時地利人和以外,有兩個很重要的因素。第一,書名取的好。「達文西」本身就有某種程度的號召力了,在加上「密碼」兩個字,那更是如虎添翼、乖乖不得了。第二,宗教的爭議性夠大。上次也看到報導舉例,像是「斷背山」這種以同性戀牛仔顛覆美國傳統印象的電影,就算沒有宣傳也無所謂—光是讓那些保守人士氣急敗壞的跳出來大罵就夠本了。「達文西密碼」又何嘗不是?
所以,賣的有理、賺的問心無愧。
#
不過不管小說電影再怎麼賣,好不好看都是另外一回事。要談電影,就不得不拿小說來做比較。
畢竟這是一部五百多頁(中文版)的小說,要壓縮在兩個半小時內演完,平均每分鐘要演出三頁以上…
你一分鐘能看三頁的小說嗎?
我不行,顯然大多數的人也都不行。如果要做到,只有去練速讀——這也正是我在看「達文西密碼」的電影時的感受。
太多的背景敘述、知識、解說,這些東西都不是一般人會知道的。但是為了讓觀眾能夠了解小說之所以有趣的地方,這些解說基本上都不能省略。我相信不管是導演、編劇、還是其他相關的工作人員,一定都已經花了相當多的力氣在刪減可以不用的情節(他們甚至還對故事做了些小小的更動),我可以體諒他們的艱辛困苦,可是…還是很難因此就說「啊,好辛苦哪,所以這電影真好看。」
有很多地方,簡直就像是montage一樣,看的眼花撩亂。我實在很難相信,有多少沒看過小說直接看電影的人,能夠在走出電影院的時候,記得多少這些「知識」的?
「趕場」的另一個問題就在解謎過程的簡化。本來小說裡面讀來相當有意思的解謎過程,電影裡面的主角好像都真的已經看過小說一樣,「這個字謎嗎…?啊,我想起來了,我在哪一頁有看到,答案是XXXXXXX…」
如果福爾摩斯一出場就指出「這個人就是犯人」,然後回頭跟華生說,「好了,案子解決了,下一個。」這樣柯南道爾的小說還賣的出去嗎?
簡直荒謬。
明明已經有這麼多限制了,問題卻還沒有完。奇怪找了這麼多大牌的明星來演出,他們卻全部都沒有應該有的身價跟水準。大部分的時間,我甚至覺得這些演員比那些活動佈景還要死板,完全沒有融入劇情的感覺。也許,也許我不能怪他們,畢竟在一部正常拍攝的電影中,卻要用快轉的方式演出,大概怎麼厲害的演技都派不上用場吧?
唉。
#
總歸一句話,「幸好沒有去電影院看。」我並不是支持盜版,只是寫這篇提醒一下到現在還沒有去看「達文西密碼」電影的人,請不要浪費錢。不過,如果你已經讀過小說,最近又閑的發慌、有錢沒地方花、想要在政治之外有個更能夠發洩情緒的東西,那我建議你去看「達文西密碼」。
富有藝術細胞如你,一定可以比我寫的更多、罵的更兇。
不失為打發時間的好利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