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四月間,美國的美世人力資源顧問公司(Mercer Human Resource Consulting)均會對全世界超過二百個大城市進行「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ving,QOL)的調查。它提供世界各大都市「適合人居」的程度,讓在全球化潮流中旅行於世界各大都市的商務人士參考。生活品質排行前段,代表這城市進步與值得投資與經商;生活品質排行殿後,則代表該城市相對落後,在世界的市場中缺乏競爭力。因此,這項評比在世界各大都市間受到高度的重視。
這個調查跟許多其他的城市調查一樣,都以紐約為基準(100分),然後針對政治、社會與經濟環境、醫療與健康考量、學校與教育、公共建設與交通運輸、休閒娛樂、消費物品、住宅、自然環境等作出評比。今年排名第一的城市是瑞士的蘇黎世,分數是108.2分;緊追其後的也是瑞士的城市,日內瓦以108.1分屈居第二。第三名則是我去過的城市,加拿大溫哥華,分數是107.7;而在調查中排名墊底的則是被美國搞的一團糟的伊拉克巴格達市,分數只有14.5分。
毫無意外的,名列前矛的城市幾乎都在歐洲:維也納排名第四,杜塞爾多夫排名第六,法蘭克福排名第七,慕尼黑排名第八(德國也真是厲害)。歐洲被評比的城市之中,最低的則是雅典,排名79。
相較之下,亞洲城市的排名就明顯的差上一大截。排名最高的是新加坡的34名,然後是東京的35名、大阪的51名。長期在英國殖民建設下發展的香港則拿到68名,而大陸的上海與北京名次則各是103跟122。
至於台灣呢?唯二兩個受調查而上榜的城市,台北跟高雄,名次分別是81跟101。因為只是看到台灣跟英國各自的報導,所以我並不曉得到底實際的得分是多少,不過無論如何,排名的確是不怎麼樣。
#
雖然也在溫哥華住過一小段時間,不過畢竟只是過客、為時甚短,很難做出確切的比較。於是我查了一下美國城市的排名,想看看舊金山到底跟台北差多少。
美國排名第一的城市是火奴魯魯,第27名(103.3分),緊接著就是舊金山的28名(103.2分)。後面接著的則是波士頓(36名)、華盛頓(41名)、芝加哥(41名)、波特蘭(43名)…休士頓則是美國排名最低的城市,68名——還是比台北高。
看完這些數據,我在想:台北有差舊金山這麼多嗎?
當然,即使是在舊金山住了將近兩年,很多QOL所評比的項目我還是無法做出比較。像是醫療品質之類的,除非我哪天不幸非得光顧醫院才能知道——這我當然不想知道。不過其他的部份倒是可以稍微做出比較。
首先是政治。我覺得這個還真是沒得比。台北,作為中華民國的首都,身陷於政治狂流的漩渦中心。美國當然也有它政治黑暗的一面,但舊金山畢竟不是華盛頓、而且這裡還是民主黨的大本營。在這邊開布希的玩笑,基本上就跟談天論氣一樣自然,加上我又不是美國公民,政治跟我就更無關了。就這一點來說,舊金山遙遙領先。
從社會與經濟層面來看,舊金山大部分地區的治安都還算相當良好。至少,以我一個外國人的角度來看,這個混種程度夠高的城市不會給外地人有太多的壓迫感。劃分良好的純粹住宅區,就更比台北那種住商永遠轇轕不清的居住品質好的多了。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購物不便,不過我想這部份是可以give and take的。至於經濟狀況,舊金山地區的失業率大概跟台北沒有差太多,不過對一個外國人來說,「失業率」,僅供參考。這也算是無法比較的一點。
在公共建設與交通建設方面,前者的確有所差距,但是後者基本上不相上下。舊金山的公共建設之所以還有規劃的可能,有部分的原因是由於百年前的大地震。被夷為平地的市中心區可以針對所需、重新做出規劃,但是台北基本上就是自然生成、自然成長的都市,好的方面就是每個小區塊都各有各的特色跟活力,壞的方面就是混亂而缺乏齊一性。那個比較好呢?也許對於一個外來者而言,舊金山會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就當地居民而論,其實應該沒有太大的差別。
至少,對我來說,就像有的時候喜歡吃烤牛肉、有的時候喜歡吃炸豬排一樣,比較不出高下。
舊金山的大眾運輸系統跟台北一樣密集,便利性並駕齊驅。真要挑剔的話,大概就是它比較老舊。不過這也沒辦法,舊金山不管是公車還是電車,都歷史都比台北要長上許多。如果台北捷運繼續用上二三十年,我想大概也很難不染上歲月的塵埃。不過就現在這個時點來看,我常常還是忍不住會對有點破舊的車廂、有點昏暗的地下月台、一些看起來就需要維修的公車發出抱怨。此外就是停車的狀況。舊金山實在太過狹小,停車位不足的惡夢比台北要更難醒得過來。幸好大眾捷運系統夠發達,不然很可能會踏上曼谷的後塵,出現那種17個小時只能走5公里的慘況。但是,以台北捷運系統的發展來看,交通運輸這方面,台北很快就可以超越舊金山。
娛樂方面,我還是很難做出評比。對我來說,舊金山畢竟還是個外國城市,我並沒有辦法像在台北住了超過二十年那樣,對這個城市哪個地方有什麼東西瞭若指掌。這個問題也許該去問那些天天往外跑、夜夜笙歌的同學才對,我是不行的。不過消費方面倒是一目了然,美國的物價本來就比較高,舊金山又是其中數一數二的城市。加上住宅的支出,美國一般家庭房屋價格的中間值是21萬8000元,舊金山的房價是三倍——72萬1900元。拿台北賺的錢在舊金山消費,除了痛、就是很痛、非常痛。
當然,還是有很多人花起錢來不痛不癢的啦。
最後是自然環境的部份。我覺得這個是台北跟舊金山差最多的地方。最明顯的就是空氣品質:台北的天空常常烏煙瘴氣,但是舊金山除了有霧跟下雨的短暫時間以外,幾乎都是晴空萬里、艷陽高照。這當然跟地理環境有關。台北是個盆地,況且活動人口又是舊金山的三倍以上,污染的空氣全部都聚集在盆地之內、無法消散;而舊金山緊鄰海岸,就算有什麼空氣污染,也都被西邊不分晝夜吹拂的海風帶進內陸地帶。另一個優點就是氣溫,冬天不冷(這是以全球的角度來看)、夏天不熱,這樣的氣候在北美也只有西岸少數幾個城市,像是溫哥華跟西雅圖,才能夠相提並論。以這點來說,台北無論如何也比不上。
不過,光是這樣就能夠讓名次差這麼多嗎?
畢竟我是在台北出生、台北長大、在台北渡過了二十五年的人生,來到舊金山也不過將近兩年。屬於鄉愁的情感、情誼的羈絆、懷念的過往,這些都讓我對台北有種誰也不能取代的好感。就算台北的政治環境亂的要命、空氣污染、住商混雜而零亂、自然環境不佳、經濟狀況不好…只要還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之內,我還是比較想回台北。不管她排名是第一也好,是最後一名也罷。
#
補充最後一點。這個QOL評比基本上是提供給政府還有跨國企業派員海外時的參考依據,所以這本來就是給「過客」、「外來者」、那些「應該不打算長期居留、落地生根」者的報告。只不過像是標上城市名稱的飯店評比罷了。
我怎麼能期待他們理解土生土長的台北人的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