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續前文,不過肯定還是寫不完。估計大概要寫個八篇吧?
真的寫的完嗎?連自己都開始懷疑起來了。
#
芒阿雷瓦島/皮特凱恩島/韓德森島
在這三個島嶼之中,最為人所知的是皮特凱恩島。著名的電影「叛艦喋血記」中,恩澤號的船員叛逃到這座島上,是因為當時此處是個偏遠的無人島。但是船員卻在島上發現了各種人類活動的遺蹟,證明這個小島曾經是古代波里尼西亞人的家。實際上,這座小島的文明並不是單獨存活的社會,而是跟它的貿易夥伴—芒阿雷瓦島—命運相連。而另一個韓德森島,也依賴著芒阿雷瓦島而生。若是要探討其中任何一座島嶼文明覆滅的原因,就得要三座島嶼同時拿來檢視。
這三座島嶼是東波里尼西亞最邊緣的島嶼。越過這三座島,再往東過去就址剩下復活節島可以居住,而三座島中最西邊的芒阿雷瓦島,距離最近的大型島嶼也在1600公里以外。簡而言之,這三座島嶼以最大的芒阿雷瓦群島作為中心,互相依賴、獨立生存。
從古代波里尼西亞人的角度來看,芒阿雷瓦島擁有最多最豐富的資源,唯一缺乏的只是能夠製作良好石器的上等石材。幸運的是,芒阿雷瓦島東南方480公里處的皮特凱恩島剛好可以彌補這個缺憾。反過來說,皮特凱恩島除了盛產石材以外,跟芒阿雷瓦島相比,實在乏善可陳。由於地勢陡峭、面積狹小(芒阿雷瓦群島土地總面積24平方公里,皮特凱恩島只有6.5平方公里),因此人口向來不多。從1790年恩澤號九名叛變船員帶著十八個大溪地男女在此定居開始,到今天子孫總人數也不過52人。
而距離皮特凱恩島東北方160公里的韓德森島則更糟糕。雖然它的面積最大(36平方公里),但是它不像另外兩座島嶼是由火山形成,而是由珊瑚礁上升形成的珊瑚礁島嶼。這個島上能夠耕作的土地幾乎沒有,居民維生的食物大都是島上的野生動物、跟海裡的魚貝類—而這也是韓德森島唯一的優勢。
由於這三個島嶼脣齒相依—尤其是韓德森島,完全仰賴外來物資才能夠存活—其中任何一座島嶼出了問題,其他兩座島嶼也會跟著受到牽累。
最先出問題的就是作為總樞紐的芒阿雷瓦島。跟復活節島一樣,島民為了種植作物,把內陸山丘的森林砍伐殆盡、動植物棲息地也因此遭到極度破壞。結果,雨水把山坡上的表土沖刷下來。土壤遭到侵蝕的結果,原來的園圃跟作物全部都付之一炬。森林的砍伐也同時影響到漁獲量,就像復活節島的島民一樣,沒有樹、就沒有獨木舟,當然也就難以出海捕魚。
由於人口眾多,但是食物又不足,於是芒阿雷瓦島爆發內戰。為了不餓死,島民開始吃人肉:不但吃剛死掉的人,甚至還把墳墓挖開來,以屍體果腹。戰爭中的贏家佔領輸家的土地,輸家不久後又捲土重來。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下,當然也沒有人有辦法出海對外貿易。況且,島上也沒有木頭可以做船了。
芒阿雷瓦島一垮,整個貿易網路就斷了。過於狹小的皮特凱恩島也同樣出現了環境破壞的問題,一旦失去了芒阿雷瓦島的支援,這個人口不到百人的小島也步上了幾乎同樣的後塵。最後,環境破壞也發生在根本沒有獨立生存條件的韓德森島。雖然程度較為輕微(畢竟人口太少),但是失去了必要支援的韓德森島也無法獨活。島民為了活下去,只好用各種貝類跟魚骨、石灰岩或者珊瑚來替代石材工具,就這樣多活了好幾代。
不過,最終,韓德森島也跟皮特凱恩島一樣,所有人口全部滅絕。只剩下翻天覆地過後的芒阿雷瓦島還有人存活至今。無論如何,這兩個小島在環境尚未遭受破壞之前,就已經相當依賴芒阿雷瓦島的物資,包括農產品、技術跟人員支援。當芒阿雷瓦島崩潰時,這兩個小島的島民就算適應能力再怎麼強,也會無以為繼、難以生存。
事實上,現今全球化的世界跟互相的依賴關係,就跟這三個小島一樣。國家與國家互相依存,甚至在同一個國家之內、地區跟地區也相互依存。就像我曾經在懷俄明州草原上看到的住所:如果切斷了一切對外的聯繫管道,這樣一個孤獨的家庭可以靠自己活下去嗎?
我們都住在韓德森島上。
#
馬雅
同樣是古代社會的案例,馬雅不像前面討論過的復活節島或是芒阿雷瓦島一樣孤立,規模也大的多。雖然馬雅所在的尤卡坦半島滿佈石灰岩地形,雨量也時多時少,但是以全世界的標準來看,這樣的環境並不特別脆弱。至少,它要比復活節島、甚至現代的澳洲都還要好的多(澳洲的問題之後再談)。以馬雅作為案例,我們可以了解一件事:並非只有生態脆弱的小型邊緣社會才會有崩潰的危機。馬雅的覆滅警告我們:即使是最先進、最有創造力的社會,還是有可能會毀滅。
如果你手邊有中美洲地圖的話,可以找出來看看:馬雅文明的主要中心範圍位於今日的瓜地馬拉北部,貝里斯的西側,然後往北延伸到接近墨西哥灣的地方。整個尤卡坦半島的雨量由北到南遞增,北部每年的雨量大約是457公厘,到了馬雅文明的中心地帶則可能高達2500公厘。但是由於降雨量相當不固定,即使平均起來有這麼高的雨量,還是會經常出現乾旱。再加上整個半島地勢由北向南遞增,地下水位也跟著地勢、距離地面越來越遠。更糟糕的是,尤卡坦半島大部分都是跟海綿一樣多孔的石灰岩地形,雨水會直接流入地底、無法留在地面上。
於是,南部高地上的馬雅人就只好挖掘凹地作為儲水池,以備旱季之需。但是即使像是蒂卡爾城(Tikal)的巨大儲水池,可以供給一萬人18月內的民生用水,一旦大旱持續18個月以上,居民就只好渴死了。更何況,農作物需要灌溉,就算乾旱時間不到18個月,不至於渴死的居民還是會因為收成不足而飽受饑饉之苦。
雪上加霜的是,馬雅有著為數眾多的貴族階級。加上不事生產的士兵,佔七成人口數的農夫得要拼死拼活工作,才能養活這些寄生蟲。而馬雅各城邦間小國爭戰不休、仇恨難解的狀況,更加重了農民的負擔。在人口急速增加,又必須要支撐一大票貴族跟他們的軍隊時,農夫能怎麼辦?一個考古學家說的很簡單明瞭:「農夫太多,種太多,不該種的地方也都種了。」結果就像復活節島或是芒阿雷瓦島一樣,破壞環境的惡果沒多久就顯現了。可耕種的農地越來越少,但是居民需要的農地卻與日俱增。
在人口暴增、資源不足、外加環境破壞之外,城邦間的戰爭也達到高峰。根據估計,當時有大約五百萬人擠在這個2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原本農業技術就不算高明的馬雅農人,現在不但要應付餵不完的人口、不夠用的田地,還要應付烽火連天的生活。試想,如果已經很少的可耕種地就在兩國的交戰處,農人有辦法安心耕種嗎?
最後,馬雅崩潰時出現了又一次嚴重的乾旱。雖然這次的乾旱並沒有比以前的更糟糕,但是以前遭逢大旱的居民還可以移居他處、東山再起,但是崩潰前的馬雅已經人滿為患,沒有地方可以另起爐灶了。當然,最重要的關鍵因素還是在馬雅各城邦的國王跟貴族:他們只顧著向農民橫徵暴斂、發動戰爭、豎立石碑、建造宮殿、互相較量。但是對於迫在眼前的危機卻視而不見。
復活節島的酋長們也幹過類似的事,一個一個競相建築更高大的摩埃,把所剩無幾的木材用在毫無意義的炫耀上面。像這樣短視近利的、後知後覺的領導人,比比皆是。在那些還生龍活虎的文明之中,也許他們只是一時的病痛;可是對一些已經面臨生死存亡關鍵的社會,他們卻是幫劊子手磨刀的幫兇。
#
今天到此為止,下回談格陵蘭的維京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