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從耳聞即將開放大陸旅客來台自由行的消息傳出後,對在台北101這個觀光景點上班的同事來說,最直接的反應就是「以後這邊的大陸觀光客就更多了」。基於對那些團進團出的大陸觀光客過去這段時間的長期觀察,大部分的人—除了能從他們身上直接賺到錢的以外—對這個消息並不怎麼欣喜。

        雜亂、吵鬧、舉止粗俗⋯這些都是許多人對於大陸觀光客的刻板印象—對,「刻板印象」。雖然我也是碰過幾次真的教人不敢恭維的大陸觀光客團體,但整體而言,他們跟其他的觀光客實在沒什麼兩樣。

        既然如此,為什麼比較起來,我們似乎對大陸觀光客的容忍度較低呢?我覺得某方面是因為言語相通、文化相近—我們總是能夠在他們的身上看到過去的(甚至是現在的)、比較「落伍」的自己。看到那些我們好不容易才壓抑住的無秩序的衝動,卻還有一大群跟自己很像很像(雖然很多人不承認)的傢伙依舊大喇喇的表現出來,自覺高尚許多的我們,無法忍受。

        如果對方說的是英文、法文、德文⋯或者是任何一種你我不懂的語言,外貌一點都不像你我,膚色也台灣人天差地遠,大家也許就會換上一副看似包容的心態,來面對他們所造成的不便了吧?

        另一方面則是數量跟品質管理的問題。台灣實在不大,著名的景點(對大陸觀光客來說)也就那麼幾個。即使限制每天來台人數上限4,000人(開放自由行之後多加500人),大家能擠著去的地方就是手指數的出來的那些:台北101、日月潭、阿里山⋯。雪上加霜的是,我們對於管理大量觀光客實在沒有太多的研究跟經驗。太多的人配上不夠好的管理,結果就得到觀光客、住民、以及相關業者沒有人滿意的惡劣狀態。

        老實說,將心比心,如果到一個言語基本上可以溝通無礙的地方去旅遊,只要有足夠的時間跟氣力,大部分的人大概都不會想被當成牧羊犬催趕的待宰羔羊吧?此外,零散的觀光客,會比團體客人更為自制、更能尊重當地的環境與文化(因為勢單力薄嘛)。如果想要提昇整體的旅遊印象跟服務品質,我個人覺得其實陸客自由行的比例跟人數上限還可以再增加一些。

        擔心逃脫滯留?不是沒有這種可能跟機會,不過,台灣真的沒有這麼好啦!

        我還滿期待未來某天獨自在一些小景點旅遊時,巧遇行單影隻的大陸觀光客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hapsody的部落格 的頭像
    rhapsody的部落格

    rhapsody的部落格

    rhapsody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