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Easy Money
 


date: 2005/11/22



 


 


        我向來不知道該對所謂的「裝飾品」抱持怎麼樣的態度。當然,不是每樣裝飾品都讓我心煩氣躁。譬如說,鑽石。我知道它的開採過程,大概知道它的製作流程,多少明白它的珍貴之處,最重要的是它有某種客觀的標價方式。不過像是古董啦、藝術品啦這類、基於心靈層面的評價而標上價格的東西,往往讓我有「這東西真的值這個價錢嗎」的疑惑。


 


        我儘可能避開那些純粹以裝飾品功能存在的商品。第一是自己審美觀不足,其次是不想上當被騙。像是紀念品這類東西,多少也是屬於裝飾品的一種,買的時候總是心懷不安。不過既然是某種必要之惡,送給別人也就算了,自己留著用的話則敬謝不敏。要是哪天知道了這些東西的成本價,肯定是會令我錯愕外加憤怒。與其如此,不如一開始就不要擁有。


 


                #


 


        會突然想到這個,是因為老媽今天跟我通話時,聊到的一件事。


 


        這幾天我表哥跟他新婚的太太一起到台灣度假,住在我已經快要變成客房的、我本來的房間。說是度假,其實也只是因為上班煩躁想要出去走走,人在新加坡工作的我的表哥,又不想回吉隆坡那個已經太熟的家鄉,於是小時候生活過好一段時間的台北,變成了省錢的最佳選擇。


 


        我家樓下偶爾會有那種賣小飾品的流動攤販。正在以買賣裝飾品做生意的表嫂,昨天注意到那個攤子上的一顆小小的白玉。她回家後問我媽懂不懂得看玉的品質,老媽說不懂,不過她知道這種販賣法基本上都可以殺價。於是,看我表嫂很想要的樣子,就陪她到樓下去幫她談價格。


 


        老闆開價五百元,最後殺到四百成交。表嫂高高興興地拿了那個白玉回家的路上,跟老媽說她準備怎麼幫這個白玉「稍做加工」,然後再當成自己的商品賣出去。老媽好奇的問她,「根據妳這種做法,最後可以賣多少錢啊?」


 


        「大概一萬五到兩萬吧,」她說,「太便宜就沒有人要買了。」


 


        跟我表哥一起到英國唸了碩士回馬來西亞,本來都是要當律師的表嫂,現在完全依靠這個工作在賺錢。基本上,她每天只是出去逛街,看看飾品店內流行的款式、偷偷用手機拍個照,然後加上一些自己的創意,再據此把手上的原料稍作加工後賣出,生意源源不絕。相較於表哥天天加班到將近十一點,連到台北遊玩的時候都還得帶著工作隨行,收入甚至還更高一點。怪不得她暫且沒有回頭去做法務工作的打算。


 


        羨慕嗎?也許多少有一點。


 


                @


 


        大概是因為我也認識這個表嫂,也知道她家原本就是躺著吃都吃不完的好人家。以這種方式賺錢,大概比較符合她家固有的生活習慣吧?這倒不是諷刺什麼,反正世界上總是有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用這樣輕鬆的方式賺錢—況且還是你情我願—也沒什麼不好的。


 


        我只是在想,畢竟金錢於我還有某種程度的吸引力,代表了某種程度的生活水準。即使像我這樣要的不多的人,還是多少被慣常的優渥習性給寵壞了。於是,即使那樣子的「要求不多」,還是得要一筆為數可觀的金錢來支撐。


 


        錢買不到快樂,這句話是真的。超過某個數字之後的財富,對我來說真的是沒有任何意義。當然,除非賺進來的錢是依靠自己某種沉醉其中的成就而得。滿足感,金錢的數字帶來的白紙黑字,那則是另外一回事了。也許搞創意、自己當老闆之類的,很可能有迅速致富的道理。不過像我這樣的人,還是乖乖上班好了。


 


        屈就於群體中的一份子,也沒什麼不好的啊。


 


        不必賺easy money,也可以有easy life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hapsody的部落格 的頭像
    rhapsody的部落格

    rhapsody的部落格

    rhapsody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