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水之戰
date: 2005/11/3
我一直認為前秦的天王苻堅是歷史上最悲劇的英雄人物之一。記憶中第一次在課本上念到關於肥水之戰的歷史的時候,當時的課本只提到東晉的謝安怡然自得的應對、跟後來獲知捷報踢斷木屐的事,卻沒有寫出整個肥水之戰的荒謬之處。大概在上大學之前,我對謝安都還有一種錯誤的印象,以為他真的是了不起的鎮定,面對前秦百萬大軍還能談笑風生。等到開始接觸到一些史料、發現謝安根本是個大笑話的時候,更覺得可以比擬李世民的苻堅天王敗的真冤枉、輸的莫名奇妙,後來更是死的令人扼脕。
剛考完,寫一下關於肥水之戰的歷史。
@
公元357年,苻堅將前任暴君苻生罷黜後誅殺,而後撤銷皇帝名號,改稱天王,以二十歲之齡登基。苻堅的母親苟太后的親戚李威,曾在苻生屢次要殺苻堅時救了他的命,於是苻堅把李威當作父親一樣看待。李威之於名相王猛,就像鮑叔牙之於管仲一樣,他也把王猛推薦給苻堅。在英明領袖苻堅跟法治派學者王猛的主政下,只數年功夫,前秦帝國攀上巔峰。
不過就跟管仲死前勸告姜小白不聽一樣,王猛臨終前的勸告苻堅也不聽。苻堅沒有先解決在前秦帝國內部的不穩定因素—多民族的紛雜狀態—而決定下手對付東晉,準備統一中國。以一個帝王來說,苻堅的心地太過於高尙,他開闊的胸襟讓他認為只要誠心待人,對方一定誠心以報。所以他對那些投降失敗的帝王將相幾乎從不殺戮,反而還賜給他們高官權柄。這本來也還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前秦帝國剛剛完成北中國的統一,但是作為帝國主幹的氐民族人數太少,反而是那些被併吞的其他各族,如鮮卑跟羌,人數要多的多。在王猛死後,他將人數本來就少的氐民族分遷各地、佔據要點,以便控制全國;然後再把鮮卑跟羌遷入關中,以便置於「天子腳下」同化鎮壓。如果沒有肥水之戰的挫敗,這個策略的效果也要三五十年才能顯現—但是肥水之戰毀了一切。
西元383年,苻堅不顧幾乎全體高級官員的反對,決定南征。命令他的弟弟苻融率領步騎聯合部隊二十五萬人做為先鋒,他自己親率步兵六十萬、騎兵二十七萬的主力部隊,陸續後進。大軍從長安出發,直指晉帝國邊境重鎮壽陽。
消息傳到晉帝國首都建康,大小官員都嚇的面無人色、目瞪口呆。賴以抗敵救亡的大將謝石跟先鋒謝玄,總共兵力只有五萬人;緊急派遣赴援壽陽的胡彬,手上也只有五千水兵。當時晉朝的司馬皇族幾乎都是擺設,政府權力長期都在門第世家的把持中,此時正是謝姓家族掌權。不過他們是靠門第取得高位,而不是才幹(謝石是謝安的弟弟、謝玄是謝安的姪兒)。於是,當前鋒司令官謝玄出發前向謝安請示軍機時,謝安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應該怎麼辦,只好說:「我會令行下達命令。」可是實際上卻什麼也沒做。
謝玄不敢多言,就請部將張玄再去請示一次,謝安這次不但不回答,所幸備了車去遊山玩水,深夜才歸,以躲避必須答覆的壓力。荊州州長桓沖非常擔心,另外派遣三千精兵準備入衛建康,謝安不肯接受,說「我們早已有了準備,軍隊請留下來加強西方防務」,實際上首都什麼也沒有準備,謝安也沒有找過任何人商量如何準備。他只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子裡面,不敢張望現實—不過他跟世界上所有這樣做的人不同的地方在於:他有空前的好運氣。
#
謝石、謝玄既然在謝安那邊得不到什麼指示,只好率軍出發,挺進到肥水,不敢再近。此時壽陽陷落的消息傳來,軍心更加沮喪。而提前出發前往救援壽陽的胡彬水軍既然失去救援目標,只好撤退,偏偏糧道又被前秦軍切斷,胡彬向謝石告急說,「敵人強大,我軍糧食又盡,恐怕此生難再相見。」更糟的是,這個傳令兵又被抓到,於是晉軍的虛實完全暴露。
看了胡彬告急報告的苻融向苻堅說:「晉方既弱且少,一擊便破,我們必須迅速行動,才能一舉摧毀他們的主力,以免他們逃脫。」苻堅的八十七萬大軍此時距離壽陽還有170公里,接到報告後,他把大軍留在項城,親率輕裝騎兵八千人來與苻融會合,一方面又派被俘晉將朱序前往勸降。朱序反而秘密告訴謝石,「前秦百萬大軍如果集結完成,恐怕難以抵抗。但現在他們大軍在後,壽陽城只二十餘萬人。現在發動攻擊,或許能打敗他們的前鋒,一挫其士氣,再近一步與大軍決戰,才有勝利希望。」
謝石決定照朱序的建議孤注一擲,向肥水挺進。前秦軍於西岸佈防,在淝水東岸的晉軍則不得再前進。於是謝玄便遣使告訴苻融,「你們緊靠河邊構築陣地,這根本是計劃長期抵抗,不是計劃畫速戰速決。不如你們退後一點,讓我們渡過河水,然後一決勝負,不是更好嗎?」
強敵當前,弱小的一方竟然敢渡河,燒壞腦袋的人才會選擇此一死法。於是苻堅對苻融說,「我們假裝同意,使晉軍渡河,再趁他們半渡時,以鐵騎衝刺,就地屠殺。」於是,苻融答應謝石的請求,下令全軍退後。
#
西元前632年的春秋時期,晉楚間的「城濮之役」曾發生過「退避三舍」的故事:晉軍在楚軍強大兵力之前後撤45公里,楚軍緊追不捨,卻始終無法突擊。晉國國君姬重耳從高處下望,看見他的軍隊井然有序,感慨的說「這都是郤榖的功勞!」1015年後,前秦帝國也在敵前退軍,而且還是在絕對優勢下誘敵深入的謀略性退軍。敵人既弱又少,還隔了一條使敵人不能立刻發動攻擊的肥水,理應相當輕易從容才對。可是前秦帝國缺少一個郤榖。當退卻令下達的時候,前秦軍向後移動—想不到這一退就像山崩地裂、不可遏止。
可能,這個命令是向全軍頒發的,所以全軍同時行動,以致於鬧烘烘的一起排山倒海的後撤、從而失去控制。謝石趁著敵人洶湧後退之際,毫無困難的渡過肥水,立刻展開攻擊。此時苻融親自出馬,沿軍隊邊緣掠陣,企圖阻止他的軍隊後退,可是坐騎卻突然栽倒,竟然被亂軍踐踏而死!加上朱序在陣中直喊「秦軍敗了!」前秦軍團本來是主動後退的,現在主帥已死,又受到晉軍的攻擊,變成被動的一路潰敗而不可收拾,互相奪路、向北逃命。苻堅隨著亂軍逃走,幾乎被流箭射死。
肥水之戰本來只是一次戰役的失敗,甚至只是前鋒的挫敗,本來頂多只是赤壁之戰的翻版。不過前秦帝國的組成份子太過複雜了。肥水之戰的潰敗引發了連鎖反應。我們可以找到前秦軍失敗的原因,可是卻看不出晉軍獲勝的理由。謝安這個什麼也沒做的廢物,居然還很長一段時間被當成偉大的名相,而蓋世英雄苻堅卻從肥水之戰後,命運急轉直下:肥水之退,沒有崩潰之理,可是居然崩潰;他原本信任的前燕帝國大將慕容垂要求回故地安撫,如果他不答應的話,前秦帝國還不會分裂;苻堅性情一向寬厚,卻忽然在一次急躁中誅殺無辜之人,逼使羌族姚萇驚恐逃走叛變;當苻堅攻擊姚萇,幾乎就要渴死對方軍隊時,居然只有姚萇軍營下起傾盆大雨;當苻堅在西燕軍營中縱火,原本可以裡應外合時,風向卻反轉,火勢反撲前秦軍營…。
每次我重讀這段歷史,讀到被苻堅救過多次的姚萇終於抓住苻堅,向他索求傳國玉璽不果而派人縊死他時,都再次對命運的玩弄感到憤慨跟無力。雖然說「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畢竟是世事的常態,可是像這樣的「例外」卻會讓成千上萬的努力變成可笑的笑話。數週前友人在她的Blog上寫了「我覺得歷史的記載很多時候只是要告訴我們必須要旁觀不可逆轉的一切然後面對它的發生」,這樣的話總是讓我想到肥水之戰。英雄之死,卑劣重生,優敗劣勝,而無力的眾生則在不由自主中繼續被摧殘。
@
以上資料,取自柏楊版資治通鑑。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