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新˙托福
 


date: 2005/10/2






 


               


        報紙上刊登了許多關於明年開始實施的新制托福的新聞。雖然跟我自己沒有什麼關係,不過抱著好奇心去查了一下。


 


        主要多出來的,是「短文寫作」跟「口語」這兩個部份。看完大致上的考試方式之後,覺得向來神通廣大的台灣補習班,還是可以找的到方法去做出適應考試的教材—不過大概要花點時間吧?最讓補教業者頭痛的應該是「聽」跟「說」,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夠有效的敎給學生呢?


 


        我對這也很好奇。


 


                @


 


        「短文寫作」的部份,電腦會先給考生一篇文章,限時三分鐘。可以邊看邊做自己的筆記。時間到了之後,文章就會從螢幕上消失,接下來的則是一篇跟之前的文章有某些關聯的聽力測驗,也可以做筆記。當聽力測驗結束之後,「短文寫作」要求的是:把之前讀過的、聽到的東西結合起來,寫出一篇只要兩段就好的新文章。


 


        根據先受測的人的經驗,困難的地方有兩點。其一,三分鐘的閱讀時間相當吃緊,要看完—而且要迅速看完—功力不夠的人就會有看沒有懂,更別說還要花時間做筆記了;其二,聽力向來就是台灣學生的主要障礙之一,光聽懂就很費力了,更何況還要做筆記…如果聽的懂的話;其三,綜合以上兩點,常常會找不到兩個測驗題間的關連—因為都沒真的搞懂。


 


        好像真的很難的樣子。


 


        「口語」的部份光用看的好像就真的很難。這個部份分成兩種考題,基本上就是分成短問答跟長問答兩種。短的部份,在電腦念完問題之後,考生有15秒可以準備答案,然後有45秒可以回答。根據ETS的要求,這45秒內,考生不但要「explain」、還要給個「example」。還是先測者的經驗—通常解釋都還沒說完說好,時間就到了,舉例的部分不是還來不及說、就是根本還沒想到。


 


        長的口語問答部分,就跟舊的TOEFL類似,給考生聽一篇長長的文章,然後問考生問題—只是這次要用口語回答。考生有20秒可以準備答案,然後有60秒可以回答「這篇文章中發生了什麼事」、「文章中有提到幾種解決方法」、「你覺得哪一種比較好」…諸如此類。簡而言之,就是把以前的聽力選擇題改成開放式口語回答就對了。


 


        60秒。


 


        有的時候,「WellWellWell…」就耗掉三十秒了啊。


 


                @


 


        老實說,我還真不知道如果現在的自己去考的話,可以拿到多少分、能考的到什麼程度。只是這樣看看考試方式,就覺得新制托福的確是要測出能夠擁有立刻在美國的教室中課堂上聽得懂答的出的學生。話說回來,我覺得這樣的改變,大概在短期內只會有兩種效果:第一,能夠順利通過學校設定的托福成績而進入學校的同學,雖然在溝通上面不太會出現問題,但是狀況跟台灣類似的其他國家的學生(當然包括台灣),順利入學的人數大概會顯著下降;第二—這個效果學校大概會很高興—先修語言課程的人數會大幅攀升,「凡是缺錢的學校都有救了」。


 


        我真的懷疑新制托福的誕生,除了那些抱怨ETS之前都測不出學生真正受教能力的大學在推動以外,還包括了那些缺錢缺的要死的大學。


 


        許多還準備出國的友人,似乎都趕著在今年之內把TOEFL考過。我相當有把握的說(雖然這可能有點太過武斷):目前所知準備出國的朋友裡面,能夠在新制托福下拿到高分的,大概沒有半個。憑良心講,我看就連在美國這邊念了一段時間的人,都還不見得可以考的多好。「聽」「說」這兩樣東西,真的是很需要環境培養的東西哪。


 


        但願馬上就要考試的友人們,順利過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hapsody的部落格 的頭像
    rhapsody的部落格

    rhapsody的部落格

    rhapsody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