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Detainee
 


date: 2004/2/26






 


        悶斃了。連天氣都變化不大。才看完三島由紀夫的「藍色時代」,開頭的序就寫著「這是一部連作者自己都承認不好的作品」,我看完果然有點後悔。就算時間多到用不完,看了不怎麼好看的小說還是覺得心情煩悶。配上現在的客觀情況,那就更悶了。


 


        根據別人的經驗、跟自己蒐集的客觀資訊,我應該在最近幾週內可以收到最先處理我申請的學校的通知。抱著期望跟憂心,把本來應該要找工作的努力放在一邊,打混過日子。我從來不知道,刻意打混是這麼的累—不是肉體上的、甚至也不是精神上的—只是覺得有一種似乎該做什麽,但是卻又什麽都不想做的漂浮感。生活只剩下瑣碎無幾的雜念。而,結果,毫無結果的一週就這樣過去。


 


                @


 


        唯一比較有挑戰性的是幾天老爸老媽都出門的日子裡,獨自照顧外婆的時光。我真的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老人都這樣難搞。畢竟,我也只認真照顧(如果這算是「照顧」的話)兩個老人家—已經過世的外公、跟身體似乎比我還健壯的外婆。之所以不能比較,是因為外公讓我有機會做到類似「照顧」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只能躺在病床上的乾瘦老頭了。基本上,他只能乖乖的任我們擺佈。而我這九十一歲的外婆,卻還可以常常自己搭公車跑來跑去—雖然我們都叫她不要這樣做;自己用手洗自己的一堆衣服—雖然我們也叫她不要這樣做;或者是常常大老遠跑去聽老鼠會賣東西—雖然我們拼命提醒她那些東西常常都有問題。


 


        總之,我們全家人常常都拿她沒辦法。包括我在內。不過話說回來,那些舉動只要不出意外—搭公車不要跌倒、不要洗太多衣服而搞的腰酸背痛、或者真的買了老鼠會介紹的沒用產品—反正她也沒什麽娛樂可言,就讓她消耗一些時光也好。問題是,老人家的意見特別的多。當我只躲在我自己的書房的時候,那也就罷了。可是當我必須一整天「看照」她的時候,麻煩就來了。


 


        尤其是煮飯的時候。


 


        這該怎麼說呢?其實追根究底都是老媽不好。由於一種出自善意的、健康的習慣,老媽弄的菜色通常調味清淡。老人家本來味覺就比較鈍,所以常常會嫌桌上的菜都沒味道。可是她又有一些老人往往都會有的心血管疾病,需要吃藥控制,偏偏就不應該吃的太過油膩。當老媽主廚的時候也就算了,她最多在吃飯的時候抱怨。可是當我必須弄菜給她吃的時候,往往就變成我的惡夢。


 


        舉例來說,前幾天老媽已經準備好一鍋咖哩給我們當中餐。除了再煮個飯,我只需要炒個青菜、然後煎條魚,就可以解決這一餐了。當我想說「弄個青菜跟魚用不了二十分鐘吧,十一點四十分再來弄就好了」的時候,外婆那不知道該怎麼解釋的急性子,卻從十點開始、十點半、十點五十、十一點二十,不斷的提醒我「要記得去弄菜喔」。


 


        還好反正只是應個一句就可以解決,這也就算了。可是當我準備開始炒菜的時候,前腳才踏進廚房,外婆後腳就跟著進來了。


 


        「阿嬤,妳去看電視啦。」


 


        「我看你怎麼炒菜。我怕你不會炒。」


 


        「怎麼可能不會炒?妳不是都吃過不知道幾次了嗎?!」


 


        「有嗎?」反正,她不走就是了。我只好在她的「監視」下開始動手。每一個我的動作,她都要詳細指示:鍋子的水弄乾了沒、火開太小了啦、青菜那樣夠吃嗎、蒜頭怎麼切成那樣…。


 


        當我開始放油的時候,我最怕的事情發生了。


 


        「你怎麼放那麼少?那麼一點哪夠啊?跟你媽媽一樣,怪不得都不好吃!」(我心裡在嘀咕著:老媽弄的時候就沒聽你在廚房抱怨,而且你的身體又不是應該把好吃放在優先順位的啊…)


 


        我受不了她一直念一直念,乾脆就把撈油的匙子交給她,「那妳看要多少」。


 


        結果,她放了我平常放的三倍多…將近四倍的油。


 


                @


 


        菜炒完之後,就連魚也是放了三倍的油量。(其實我本來是打算用蒸的,不過老媽說的好,「那樣阿嬤不喜歡」。)毫無意外的,那盤菜跟後來的魚確實是比平常好吃,可是我也吃的心驚膽跳的。要是她天天這樣吃的話,不知道能不能活的這麼健康?要是我天天這樣吃的話,不知道我能活到幾歲?


 


        然後,下午,不管我掃地的時候、拖地的時候、澆花的時候,外婆的意見從來沒有中斷過。到最後我決定把這當成她的娛樂,我的磨練。不然你能拿一個九十一歲的老人怎麼樣?叫她閉嘴嗎?


 


        就這樣過了一天。


 


                @


 


        現在每天很晚的時候,還有每天很早的時候,都會抱著不安的心情去開電子郵件信箱。可是不管怎麼看,最多的永遠是毫無意義的廣告信。在辭職之後,就連那些友人寄來搞笑耍廢很無聊的東西,也幾乎消失無蹤。雖然如此—或者是說就是因為如此—結果我上網開信箱的頻率越來越高,有的時候甚至一天超過二十次。


 


        晚上玩著很久以前跟同學借來的電腦遊戲,在最簡單的等級下對毫無腦袋的AI生氣,可是稍微調高等級卻又對蠻橫無理的失敗生氣。勝利之後重玩,輸了之後生生氣也是重玩。累了晚了就再上網收收信。


 


        然後又這樣過了一天。


 


                @


 


        這幾天的自己的日記幾乎都已經變成剩下日期不同的clone。遮住日期,讀讀內容,「好,猜猜這是哪一天?」


 


        完全分辨不出來。


 


        期待中的變化何時才會來到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hapsody的部落格 的頭像
    rhapsody的部落格

    rhapsody的部落格

    rhapsody的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